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详解!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发布时间:2023-09-14
收藏收藏
分享
  • 复制链接
  • 微信扫一扫

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了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该政策发布后,广大企业及财务人员对此政策十分关注,有诸多疑惑,那么,以下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进行详细解析,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1

先进制造业企业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的是增值税应纳税税额。先进制造业企业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的是增值税应纳税税额,因此,加计5%的进项税额不属于进项税额,只有当期一般计税方法有应交增值税时才可以加计抵减。先进制造业企业适用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增值税,增值税申报表主表第 19 栏“应纳税额”的逻辑关系:增值税申报表第 19 栏“应纳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1.适用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纳税人,按以下公式填写。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第 11 栏“销项税额”“一般项目”列“本月数”-第 18 栏“实际抵扣税额”“一般项目”列“本月数”-“实际抵减额”;本栏“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第 11 栏“销项税额”“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第 18 栏“实际抵扣税额”“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实际抵减额”。“实际抵减额”是指按照规定可从本期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中抵减的加计抵减额,分别对应《附列资料(四)》第 6 行“一般项目加计抵减额计算”、第 7 行“即征即退项目加计抵减额计算”的“本期实际抵减额”列。增值税申报表主表:

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详解!

增值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

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详解!!

02

先进制造业企业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增值税是追溯执行。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43号第一条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允许先进制造业企业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以下称加计抵减政策)。该政策于2023年9月3日发布,但追溯到2023年1月1日开始实施,政策优惠期限为5年。

03

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先进制造业企业符合哪些条件?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先进制造业企业是国科发火〔2016〕32号规定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一般纳税人制造业企业,且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会同同级科技、财政、税务部门确定的名单内。因此,能享受加计抵减政策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先进,体现在技术上,企业是技术先进型企业(即高新技术企业)。

04

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含所属的非法人分支机构。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43号第一条规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含所属的非法人分支机构。

05

先进制造业企业加计抵减的会计核算。根据关于《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适用《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有关问题的解读规定,按加计抵减增值税的金额贷记“其他收益”科目。计提的加计的进项税额但未抵减增值税的,不需要账务处理。

06

通过填报增值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实现先进制造业企业应单独核算计抵减额。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43号第六条规定,先进制造业企业应单独核算加计抵减额的计提、抵减、调减、结余等变动情况。注意,该单独核算是通过填报增值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实现的,因为根据财政部相关规定,加计抵减额的计提、调减、结余等变动情况是不需要账务处理的,仅实际抵减增值税时需要账务处理。增值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

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详解!!!

07

先进制造业企业加计抵减与跨境服务、出口货物劳务不相容。先进制造业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不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其对应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先进制造业企业兼营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且无法划分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按照以下公式计算: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劳务和发生跨境应税行为的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

08

适用先进制造业企业加计抵减政策的,不影响企业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进项税额留抵退税。适用先进制造业企业加计抵减政策的企业,如符合增值税即征即退、进项税额留抵退税的,可以同时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进项税额留抵退税。

09

适用先进制造业企业加计抵减政策的,不影响农产品进项税额加计抵扣1%。《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第二条、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原适用10%扣除率的,扣除率调整为9%。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在实务中,企业购进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在购入时按9%计算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在生产领用当期按1%计算加计扣除的进项税额。适用先进制造业企业加计抵减政策的,如购进农产品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按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即加计抵减政策不影响农产品进项税额加计抵扣1%。

010

先进制造业企业区分情形加计抵减。按照现行规定计算一般计税方法下的应纳税额(以下称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后,1)抵减前的应纳税额=0,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全部结转下期抵减;2)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全额从抵减前的应纳税额中抵减;3)0<抵减前的应纳税额≤等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以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抵减应纳税额至零;未抵减完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011

先进制造业企业可计提但未计提的加计抵减额,可在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当期一并计提。

012

骗取适用加计抵减政策或虚增加计抵减额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有关规定处理。先进制造业企业加计抵减政策不能滥用,否则存在税务风险。

本文由第三方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企知道作为平台仅提供技术支持,转载请联系原文作者,如涉及版权、名誉权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后的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 qzd@qizhidao.com
阅读更多
速看!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解读!
速看!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解读!
速看!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解读!
财税安徽税务2天前
汇总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可以自制清单吗?
汇总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可以自制清单吗?
销售商品种类较多,销售方可以汇总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在汇总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时可以自制清单吗?购买方可以凭汇总开具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和销售方自制的清单作为税收凭证吗?《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发票开具有关
财税网络2023-08-25
系列财税政策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添动能!
系列财税政策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添动能!
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 缓解经营主体资金压力 系列财税政策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添动能 ■观点 “普惠”的财税政策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壮大空间。而“特惠”的政策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
财税中国商报2023-08-31
开票方失联,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还能抵扣吗?
开票方失联,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还能抵扣吗?
财务小陈所在的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采购生产用原材料一批,约定由B公司负责运输,A公司收到原材料后通过银行转账全额支付货款,并取得B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Q问:近期我们接到税务机关通知,B
财税上海税务2023-09-01
涨知识:建筑业增值税税目常见误区!
涨知识:建筑业增值税税目常见误区!
建筑服务,是指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修缮、装饰,线路、管道、设备、设施等的安装以及其他工程作业的业务活动。包括工程服务、安装服务、修缮服务、装饰服务和其他建筑服务。其涵盖面广,且易与其
财税网络2023-09-01
两部门明确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
两部门明确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公告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43号 现将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公告如下: 一、自2023年1月1日至202
财税税务总局2023-09-06
减负增效促发展,积极财政政策加快落地!
减负增效促发展,积极财政政策加快落地!
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负;支出加码发债提速,推动扩内需;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险......近期,一系列财税支持政策加速落地,精准直达实体,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减税降费提振经营主
财税上海证券报2023-09-07
土地出让金返还时,如何缴纳房产税?
土地出让金返还时,如何缴纳房产税?
近日,有会员咨询,企业竞拍一块土地3500万元,也全额取得政府的政府土地出让金专用收据!取得土地后,收到了政府的土地出让金返还金额1000万元。现在房子已经建好打算投入使用了,在缴纳房产税时,能否按照
财税正保会计网校2023-09-08
上半年,全国共办理跨省异地电子缴税超27万笔!
上半年,全国共办理跨省异地电子缴税超27万笔!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办理跨省异地电子缴税超27万笔,税款超380亿元,分别超去年全年业务量的85%、缴税额的65%。截至6月底,共有197家商业银行上线跨省异地电子缴税业务
财税经济日报2023-07-26
重磅利好!国税总局:个人卖房可免增值税!
重磅利好!国税总局:个人卖房可免增值税!
就在政治局会议对于楼市的表述出现重要变化,直指楼市供求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之后,重磅利好就跟着落地了。 7月25日晚,国家税务总局低调发布了《支持协调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指引》及《支持共享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指引
财税地产大咖荟2023-07-26
加计抵减比例变化如何计算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
加计抵减比例变化如何计算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
自2019年4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可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的范围包括哪些?加计抵减的比例是多少?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如何计算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财税正保会计网校2023-07-28
2023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梳理!
2023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梳理!
2023年企业还可以继续享受留抵退税政策吗?还有哪些行业可以继续享受留抵税额政策?退税比例是多少? 一、针对全行业所有企业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依然有效 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政策作为一项制度性的安排,仍然
财税上海税务2023-07-31
稳增长“组合拳”,释放四大政策信号!
稳增长“组合拳”,释放四大政策信号!
稳经济组合政策不断发力。多部委近期密集召开会议部署下半年工作,并接连发布政策文件,释放出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综合施策扩内需、“真金白银”助企业减负发展、促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政策信号。 宏观政策
财税来源: 经济参考报2023-08-03
超9000亿元减税降费,为稳企业扩内需添动能!
超9000亿元减税降费,为稳企业扩内需添动能!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9279亿元。其中,包括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民营经济纳税人、缴费人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7049亿元,占比76%,是政策惠及
财税中国经济时报2023-08-03
已计提未使用安全生产费是否考虑递延所得税?
已计提未使用安全生产费是否考虑递延所得税?
近日,会员咨询了这样一个问题:已计提未使用安全生产费需要进行纳税调增,未来年度使用的时候也是可以税前扣除的,并进行纳税调减的,这样的税会差异是否需要考虑递延所得税影响呢? 一、场景分析 根据《企业会计
财税正保会计网校2023-08-07
7个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凭证汇总!
7个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凭证汇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还有不少的票据凭证也可以用作进项税额抵扣。他们具体是哪些,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方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增值税专用发票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准予从销项
财税上海税务2023-08-11
下调印花税势在必行?港股各方激辩!
下调印花税势在必行?港股各方激辩!
一场关于港股是否应该调减印花税的争论正愈演愈烈。 近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专业总会公开建言,要求撤销港股交易印花税的消息,在证券金融业“一石激起千层浪”。尽管今年7月5日,中国香港财库局局长许正宇曾强调,
财税证券时报网2023-08-17
转让非专利技术能否免征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转让非专利技术能否免征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有时,会计收到税务局通知,取得一张普票是虚开的,涉嫌虚受发票。但是,这笔业务是真实发生的,会计不知道对方虚开。这种情况下,应积极配合税务检查并提供相关材料,证明真实交易。根据情况,采取措施。在近期的工
财税正保会计网校2023-08-18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延续实施至2027年底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延续实施至2027年底
财税央视网2023-09-05
只需3-5年,BC电池必有一席之地
只需3-5年,BC电池必有一席之地
隆基官宣BC技术或成为未来主流,引发光伏市场巨震。目前光伏电池技术仍以TOPCon和HJT为主流,一向低调的BC技术,真的能担当未来主流路线的重任吗?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做客见智研究
公司动态36氪的朋友们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