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笼换鸟再出新策,企业如何迎接革新

摘要
重要解读
日前,浙江正式印发了《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3年)》。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号角,已然奏响。这一次,浙江制造又将迎来怎样的蝶变?
此次《行动方案》提出了四大攻坚行动,分别是淘汰落后、创新强工、招大引强、质量提升四大攻坚行动。
创新强工攻坚行动提出,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提升双联动,实施“尖峰、尖兵、领雁、领航”攻关计划,实现100项填补空白、引领未来的重大成果,建成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20家、“双创”示范基地70个,每年新增首台套200项。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5家、省技术创新中心10家、新型研发机构20家。
梯次培育世界级领军企业、高市值上市公司、单项冠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每年培育单项冠军企业2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隐形冠军企业100家。分行业动态培育1000家高成长企业。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每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00家。
探索“链长+链主”协同推进机制,动态培育“链主型”企业100家,打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200个,加快形成“头部企业+中小企业”的产业链创新链生态圈。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突破口,发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培育“产业大脑”30个以上、未来工厂50家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600家(个)以上。
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提出,全面提升制造业标准化水平,新制修订国际标准15项以上、国家标准150项以上。实施百个特色产业质量提升行动,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推进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
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制造方式转型,分行业、分区域推进企业数字化技术改造,每年组织实施500个省级重点技改项目,引领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技术改造全覆盖,全力推进节能减碳技术改造,每年实施100个省级重点节能减碳技术改造项目。培育省级服务型制造企业(平台)150家,每年培育“品字标”品牌企业300家以上。建立“名品+名企+名产业+名产地”的集群品牌和区域品牌培育提升机制。推进“浙货行天下”工程,加快推动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培育浙江出口名牌3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