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十四五”企业发展重点工程与专项行动

来源: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发布时间: 2022-01-18

摘要

近日,四川省印发《“十四五”企业发展规划》,主要内容包括推动四大重点工程、实施八大行动计划,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四川省加快建设制造强省。

重要解读

发展基础

      截至2020年末,全省实有市场主体总量突破700万户,其中企业数达179.8万户,民营企业数达到162.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0.1%,全省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15家,进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13家,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2家;

      截至2020年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843家,资质等级建筑企业7483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11293家,规上服务业7636家,五大支柱产业企业培育取得进展,支撑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2万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营业收入比重达到92.8%,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迈上1万亿元台阶;

      高新技术企业达8160家,是“十二五”末的3倍,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企业主要分布在软件与信息服务、智能装备、新材料等技术领域,其中软件与信息服务领域数量最多。规上软件企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1863家,其中软件企业主营收入百亿级企业达11家,十亿级企业达67家;

      截至2020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占比达到0.92%,开展R&D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约37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约为25%,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3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达到1208家、321家,省级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78家,四川省现有瞪羚企业达到100家,国家级、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个、88个。

 

主要目标

 

重点工程

      (一)实施产业链“领航”企业培育工程

 

      (二)实施高成长性企业育成工程

 

      (三)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工程

 

      (四)实施小微企业繁荣工程

 

专项行动

      (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鼓励企业参与“揭榜挂帅”创新攻关,攻克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支持企业参与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对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布局投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主导或参与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省级创新平台;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贯标和专利导航工作,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水平,加强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打击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失信惩戒机制,保护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研发成果。

 

      (二)绿色安全托底行动

      实施重点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引导企业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开展碳核算,推动核心业务减碳,深入推动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创建,打造一批绿色低碳工厂、绿色低碳产品、绿色低碳供应链;加强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能源管理意识和能力。全面推进清洁生产,依法在“双超双有高耗能”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三)数字赋能深化行动

      加快数字技术全流程应用,培育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鼓励企业建设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共享车间、智慧工厂,持续推动智慧企业建设,实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精细管理和智能决策。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支持中小企业加快传统制造装备联网、关键工序数控化等数字化改造。

 

      (四)清欠减负惠企行动

      深入落实小型微利企业减征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等税收优惠政策,深入推进降本减负,严格执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管理制度。

 

      (五)开放合作拓展行动

      加强双城经济圈企业协同,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行业企业全面协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跨行政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重组、相互参股;鼓励企业树立全球视野,开展跨国经营,引导企业在品牌、资本、市场、人才、技术等方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开展跨国经营。

 

      (六)管理品质提升行动

      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创新经营模式增效、市场开拓增效、战略转型增效,全面管理和控制生产经营成本,延伸产业链,拓展发展新空间,转变生产经营模式,提高战略应变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提高四川企业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支持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培育“天府名品”高端区域质量品牌,实施品牌培育、品质提升计划,培育一批品牌示范企业和四川制造精品,打造“四川品牌”“百年老店”。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修订)标准。

 

      (七)融资对接服务行动

      完善“园保贷”“天府科创贷”“服保贷”“信易贷”“应急转贷”“制惠贷”等融资增信产品,推广“订单贷”“政采贷”“银税贷”等便捷产品和服务。支持银行对外贸企业开展保单融资,支持天府股交中心等区域性股权市场推广设立“专精特新”上市培育专板,运营科技创新专板等,分层次、分行业、分梯队为企业提供投融资对接、改制、培育孵化、证券登记托管等多方面服务。

 

      (八)企业人才引育行动

      组织开展“贡嘎培优”企业高端研学、专题交流等活动,开展企业家管理者素质提升、融资能力提升和领军人才等系列专题培训。实施企业家能力提升及“新生代”企业家培养计划,开展创新型企业家培育,实施“天府峨眉计划”“天府青城计划”等人才计划等,完善人才安居就医、子女就学、家属就业等服务措施,加快培养高精尖短缺人才和团队。鼓励柔性引才用才,推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创新型企业,探索研究型企事业单位与创新型企业之间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如何进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申报,点击下方“在线咨询”,预约专家上门为您一站式解答。

本文所列数据均通过合法手段由公开渠道信息加工整理而来,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涉及用户或企业隐私、数据错误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后的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 qzd@qizhidao.com  数据来源:各地区政府相关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