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摘要
重要解读
主要目标
到2023年,力争全市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到28万元以上,亩均增加值达到153万元以上,规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3万元/人以上,完成连续两年亩均税收10万元(含)以下的亿元企业、5万元(含)以下的低效企业的改造提升;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4%以上,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规上制造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相当于营业收入比重突破2.3%;
淘汰落后产能企业500家,整治提升1000家,腾出低效工业用地15000亩以上,腾出用能40万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80万吨,招引落地10亿元以上重大制造业项目30个以上;
新增“浙江制造”标准135项以上,培育“品字标”品牌企业120家以上。
六个重点任务
(一)实施淘汰落后攻坚行动
主要实施淘汰整治高耗低效企业、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低效企业、加快整治提升低效工业用地、大力整治提升产业发展平台等5项举措,推动产业空间集聚,腾出用地、用能空间,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持续推进27个“两园一点”整治提升,打造一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五星级园区,实施“小微企业工业园建设提升2.0版行动”,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存量低效用地和厂房改造建设小微企业园,力争新培育四星级及以上小微企业园10个以上,争创一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二)实施创新强工攻坚行动
主要实施推进科创平台建设和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做专做精制造业创新主体、加快构建产业链创新链生态圈等4项举措,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联动,全力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
争创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省级重点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高能级科创服务平台,高水平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成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0家以上、双创示范基地10家以上。实施首台(套)提升工程,每年新增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20项以上;
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建立企业关键核心技术项目攻克清单,实行闭环管理,力争每年列入省重点研发项目10个以上;
梯度培育世界级领军企业、高市值上市公司、单项冠军企业、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城市建设行动,每年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隐形冠军企业30家及一批单项冠军企业,分行业动态培育100家以上高成长企业,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等行动,每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0家;
探索“链长+链主”协同推进机制,动态培育“链主型”企业10家以上,打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20个以上,加快形成“头部企业+中小企业”的产业链创新链生态圈,力争培育“产业大脑”10个以上、未来工厂5家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60家(个)以上。
(三)实施招大引强攻坚行动
主要实施强化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强化补链强链项目招引和上市企业项目落地等2项举措,加速产业项目招引,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后劲;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456”先进产业,加强重大制造业项目招引,确保每年省市县长项目工程中制造业项目数不低于三分之一,项目落地率达50%以上,当年落地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0%以上,深化与央企、军工企业常态化对接,力争每年落地10个以上战略合作项目;
深化“凤凰行动”计划,推动市内上市企业力争新增融资450亿元以上,投资一批高端制造业项目,新增并购重组金额150亿元以上,落地一批补链强链项目,每年动态保有100家以上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和10家以上报会(交易所)企业,实施一批上市募投制造业项目,加强项目全周期管理服务,探索试点项目全周期管理服务多跨场景应用试点。
(四)实施质量提升攻坚行动
主要实施深入推进制造业质量革命和制造业产品升级换代、深化制造业品牌建设、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全面实施企业数字化绿色低碳技术改造等4项举措,全面提升企业质效;
全面提升制造业标准化水平,新制(修)订国家标准15项以上,开展特色产业质量提升行动,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及“一站式”服务平台,培育省级服务型制造企业(平台)15家(个)以上;
每年培育“品字标”品牌企业40家以上,建立“名品+名企+名产业+名产地”的集群品牌和区域品牌培育提升机制。推进“浙货行天下”和台州制造“百网万品”拓市场工程,加快推动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培育浙江出口名牌30个以上;
每年力争实施50个省级重点技改项目,引领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新增工业机器人5000台,全力推进节能减碳技术改造,每年实施10个省级重点节能减碳技术改造项目。
(五)实施“零增地”技改攻坚行动
主要实施深入推进“零增地”技术改造,全力破解企业发展空间问题,促进企业亩均效益提升。
(六)实施留驻发展攻坚行动
主要实施动态建立留驻优质企业项目清单、健全项目“飞地”及服务长效机制等2项举措,全力确保优质企业留驻本地发展;
其中本地优质企业原则上指亩均评价A/B类企业,上市企业及拟上市且资料已报证监会审批的企业,单项冠军及培育企业,国家“小巨人”企业,省“隐形冠军”及培育企业,省“未来工厂”及培育企业,列入“456”先进产业集群培育强链优链补链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企业。
如何进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的申报,点击下方“在线咨询”,预约专家上门为您一站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