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纾困和培优两手抓,助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时间: 2022-01-25

摘要

近日,工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总结2021年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工作情况,2022年继续加强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实施中小企业补链强链稳链行动,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引导创新资源向中小企业集聚,实现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融通发展的格局。

重要解读

      中小企业发展工作总结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4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有23次涉及中小企业,部署加大对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纾困和培优两手抓,推动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政策惠企力度加大。推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和《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3份高规格政策文件,形成长短结合的“1+2”政策组合拳。工信部作为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推动21个成员单位加强工作协同,积极推动省级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去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20余个、各省(直辖市)出台政策40多个,形成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合力。

      二是服务助企精准发力。建设一批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新培育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92家,打造国家中小企业政策信息互联网发布平台,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首次在全国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直接服务企业900多万家次。

      三是环境活企成效显著。深入开展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组织开展综合督查,推动各地落实惠企政策。融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截至2021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3%。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出台投诉处理暂行办法,优化登记(投诉)平台流程和功能,2021年平台共受理拖欠投诉近1.8万件。

      过去一年,中小企业经受住了原材料价格高企、订单不足、疫情汛情等复杂严峻形势考验,保持稳定恢复增长态势。2021年1—11 月,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0.7%、28.2%;两年平均分别增长9.8%、17.1%,进一步体现了中小企业的韧性和活力。 

 

      中小企业发展工作规划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中小企业稳,宏观经济大盘才会稳。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从目前来看,规上中小企业去年表现亮眼,但规下中小企业,特别是服务业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严重。工信部去年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针对今年发展中的新困难、新问题,工信部要更加精准出台一系列政策,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着力推动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加大纾困帮扶力度。加强督查和评估,推动各地落实好现有惠企政策。强化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及时推动出台中小企业新的针对性政策。健全融资促进体系,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继续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为中小企业办实事解难事。

      二是强化优质企业培育。新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业,财政再支持500家以上重点“小巨人”企业,进一步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制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

      三是推动“一纵一横”强链补链固链稳链。工信部将纵向联合各省,实施中小企业强链补链固链稳链行动,加强优质中小企业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横向联合领导小组21家成员单位,推动出台更多面向服务业中小企业的普惠性支持政策,助力服务业中小企业平稳发展。

      四是促进扩大内需。通过适度超前建设基础设施,如5G、大数据中心等,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落地实施,积极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进一步促进社会投资,以重大投资项目为牵引,为广大中小企业创造出更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

      一是出台三个办法。即《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与培育办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与培育办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与培育办法》,夯实培育基础。

      二是扩大培育规模。2022年拟新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业,带动各省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规模,同时全面启动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

      三是突出梯度重点。把落实《实事清单》作为重点,更加注重支持企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更加注重从产业链角度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融通发展,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优化环境和提升服务

      一是将着力围绕“激发企业活力”推进行政审批改革。继续严控新设行政许可,推动事前审批转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广泛推行承诺制,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帮助市场主体进得来、干得好、退得出。

      二是将着力围绕“维护公平竞争”优化完善市场环境。落实《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着力预防和制止排除限制中小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垄断行为,保障中小企业的平等市场待遇。

      三是将着力围绕“市场、资金、人才”加大服务供给。积极培育扩大消费需求,更好服务中小企业“扩市场”。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完善融资服务体系,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获资金”。加强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推动企业研发和培训环节前移,更好服务中小企业“招人才”。

      四是将着力围绕“普惠、精准”提升服务便利性和企业获得感。促进信息服务平台协同共享,推动优惠政策信息、服务信息与中小企业智能精准匹配,使优惠政策精准直达滴灌中小企业。建立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强化市场机制对服务机构的激励作用,使广大中小企业能够获得更便捷、更低成本的优质服务,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一是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会同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联合印发《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夯实融通载体、完善融通环境,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形成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的融通发展新格局。中央财政支持89家优质实体经济开发区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特色载体,依托特色载体推动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型产业创新生态。

      二是加快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会同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健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领航企业组成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充分发挥优质企业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中的中坚作用,做强长板优势,补齐短板弱项,打造新兴产业链条。

      三是推动中小企业加强产业链合作对接。工信部梳理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产业图谱,并推动融入行业龙头企业供应链创新链,20多个省份也开展了补链强链等相关工作,在推动产业链协作配套、加强企业对接方面探索形成一些很好的经验做法。

      下一步,工信部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通过“一纵一横”来推动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强链补链稳链。

      “一纵”就是聚焦产业链,开展中小企业强链补链稳链行动。近期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做出部署,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组织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进制造业强链补链和稳链。其中,中小企业是制造业强链补链的重要力量。工信部要部省联动,实施中小企业强链补链稳链行动,推出一系列政策支持,开展一系列活动,推动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市场、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融通创新共铸产业韧性,加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

      “一横”是加强对服务业中小企业的分类指导。前面也提到受疫情影响,服务业中小企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会同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推动出台更多面向服务业中小企业的普惠性支持政策,助力稳定服务业产业链供应链。

 

      如何进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申报,点击下方“在线咨询”,预约专家上门为您一站式解答。

本文所列数据均通过合法手段由公开渠道信息加工整理而来,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涉及用户或企业隐私、数据错误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后的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 qzd@qizhidao.com  数据来源:各地区政府相关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