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共同富裕这么干!

摘要
重要解读
去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9个月以来,浙江示范区建得怎么样?
近日,国家发改委就支持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进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透露了一大波诱人的政策红包。
大学生创业失败
贷款10万以下政府代偿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陈中透露,在浙江,大学生想创业,可贷款10万到50万,如果创业失败,贷款10万以下的由政府代偿,贷款10万以上的部分,由政府代偿80%。
这一表述当日引发热议。有人测算,如果贷款50万元,而创业不幸失败,政府最多可以代为偿还42万元,个人只需承担8万。但需要注意,这种“创业失败有政府帮忙还贷,自己不用再承担债务”的理解并不对。
首先,政府代偿不等于不用偿还。只是由政府先行出资将债务偿还给银行,但后续还需要贷款的创业者慢慢将欠债还给政府。所以想着靠钻政策漏洞捞一把,再赖掉贷款是不可能的。
既然债都得还,为何还要政府代偿呢?业内人士分析,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除了给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外,还可以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给创业项目提供贷款的积极性。因为创业项目往往风险大,容易失败,银行对此态度谨慎,而政府代偿可以很大程度上免除银行的后顾之忧。
大学生生活、租房、购房都有补贴
除鼓励创业外,浙江还有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红包。
陈中指出,浙江省除了杭州市区,全面放开专科以上学历毕业生的落户限制,杭州的落户条件为本科以上学历。
高校毕业生到浙江工作,可以享受2万元到40万元不等的生活补贴或购房租房补贴。大学生从事家政、养老和现代农业创业,政府给予10万元的创业补贴,大学生到这些领域工作,政府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的就业补贴,连续补贴3年。
大学生到浙江实习的,各地提供生活补贴。对家庭困难的毕业生,发放每人30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
连续在线工作4小时,安排工间休息
在对进城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方面,陈中表示,浙江是用工大省,省外务工人员在浙江有2300万,省外务工人员与本地户籍的劳动者享受同等的就业创业服务和政策。另外,浙江还开发不讲技能、不讲学历、不讲年龄的爱心岗位,专门安置脱贫人口,保证其月薪4500元以上,去年全省有脱贫人口225万。
浙江的平台经济比较发达,各种新就业形态快速发展,陈中指出,去年,浙江专门出台了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办法,主要是放开了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支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单险种参加工伤保险。浙江还要求平台企业发挥数据技术优势,合理管控在线工作时间,对连续工作超过4小时的要安排工间休息。
3年内,80%的人年收入达10万-50万
除了谋划构建共富型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外,浙江还发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中”“提低”是今年浙江省锚定打造的10项标志性成果之一。“扩中”“提低”行动的目标是推动率先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谢晓波指出,2021年7月,浙江就开始研究起草《浙江省“扩中”“提低”行动方案》,目标是推动率先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量化目标是到2025年,浙江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万-50万元群体比例要达到80%、20万-60万元群体比例要达到45%。
共同富裕要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陷阱
一系列政策红包意味着去浙江就可以“躺赢”“变富”了吗?
国家发改委就业司司长哈增友强调,一方面,必须明确的是,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
共同富裕等不来,也喊不来,必须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需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只有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才能真正实现人人享有。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勤劳致富精神,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创新创业创造迈向幸福美好生活。
另一方面,需要坚持的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地推进共同富裕。要从国情实际出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所谓“尽力而为”,就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所谓“量力而行”,就是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发展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一定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不能好高骛远、吊高胃口,作兑现不了的承诺。即使将来发展更好、财力更雄厚了,也不能提过高的目标、搞过头的保障,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
他指出,各地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是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重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同时要切实兜住困难民众基本生活底线。其中,很重要的是为全体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同时要靠制度搭建公平公正的干事创业平台。
如何进行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申报,点击下方“在线咨询”,预约专家上门为您一站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