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助力高端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
重要解读
发展目标
1、扩大产业规模,到2024年底,高端装备产业产值达到3500亿元,打造2—3个高端装备产业园。
2、继续完善产业链条,在细分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关键环节抓补链,在强链控链中推动细分领域产业链向高端跃升,重点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自有品牌价值的大型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集团)和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起着“补短板”作用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独角兽”企业。
3、提升创新能力,研发制造一批技术国内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行业主导地位和影响力的高端装备产品,研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超120台(套)。
4、产业资源体系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引导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建设供应链协同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辐射带动产业链整体提升发展;培育具备专业性和统筹协调能力的产业促进机构作为高端装备产业集群“链主”,助推形成有效支撑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
重点领域
数控机床领域,智能装备领域,船舶与海工装备领域,航空航天及卫星应用领域。
工作任务
1、推动产业集聚,落实广东省高端装备、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任务,聚焦推动国家级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建设。
2、做强产业链条,支持建设高端装备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给予企业技术改造扶持。支持本地龙头企业加强上下游合作“延链”,支持建设高端装备制造行业质量可靠性试验验证、标准验证与检测、计量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对将高端制造、研发、采购、结算等核心业务落户广州市的制造业总部企业,优先解决企业工业用地需求。
3、抓好企业培育,建立高端装备制造业龙头和高成长企业培育库,市区联动分级培育。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国内外并购、重组和战略合作,在全球布局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支持高成长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开展强强联合、上下游整合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合作,发展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细分领域的制造业“单项冠军”。对高端装备龙头和高成长企业增资扩产项目用地用房需求,优先在所在辖区解决,所在辖区无法解决的,及时上报市层面统筹安排。引导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并支持大企业做强做优,打造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格局。
4、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依托高等院校、龙头企业高水平建设和引进一批产业支撑平台或新型研发机构,在数控机床、智能装备等高端装备细分领域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广东省机器人创新中心、广东省高档数控机床及关键功能部件创新中心、广东省CPS离散制造数字化创新中心等建设,加快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5、加快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建设,围绕广东省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企业,构建集智能装备、关键软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公共服务平台等多领域集合的产业生态。
6、加强金融要素支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技术先进、优势明显、支撑带动作用强的项目优先给予信贷支持;支持保险机构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政策性保险,鼓励定制商业航天“首发射”、出口产品信用等保险品种,助力高端装备企业研发创新;鼓励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及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高端装备产业领域投资力度,鼓励高端装备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支持高端装备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转型升级。
7、实施人才引培工程,鼓励并积极支持高端装备企业加大对高端领军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提升引才精准度和产业适配度,为符合条件的人才在入户、人才绿卡、住房、医疗、子女教育、个税补贴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加大对技术人才培训力度,支持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和各类专业机构建设装备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鼓励企业和人才培养机构合力采取订单培养、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方式培育工程技术人员,对培训合格的专业人才由相关机构出具资格认证。
8、支持行业组织发展,鼓励行业组织发挥资源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管理等咨询服务,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支持举办或组织企业参加装备产业领域的技术会议、论坛、产品展示交流、展览展销等活动,增强广州高端装备影响力和话语权。加强对智能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机构的培育,支持集群促进机构的自身建设和集群发展促进工作,切实发挥促进机构作为集群助推器的作用。
利好政策
支持符合国家、省、市推广应用指导目录内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产业化,对属于国家、省、市目录内的产品,按照单台(套)或单批次销售价格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
如何进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的申报,点击下方“在线咨询”,预约专家上门为您一站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