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重庆“专精特新”企业密码!

来源: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22-03-22

摘要

截至目前,重庆已入库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00余家,其中118家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些“专精特新”企业为何身怀绝技,凭什么能“独步江湖”,他们的“功夫”是如何练成的?

重要解读

      重庆凯瑞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凯瑞动力)打破国外公司技术垄断,研发出被誉为氢燃料电磁系统“咽喉”的氢气循环泵。

 

      重庆品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品胜科技)找准市场需求,年生产热转印/RFID打印机20万台,位居国内市场前列。

 

      重庆盟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盟讯科技)深耕新型智能装备的开发和制造,先后三次受邀参编相关国家标准。

 

      这些企业“块头”不一定很大,但能凭借细分领域“拳头产品”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内的“单项冠军”或“配套专家”。

 

      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专精特新”企业。

 

 

重庆“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背后

 

      据了解,重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宁波、深圳、天津,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排名第六,这与重庆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密切相关。

 

      2018年7月,重庆宣布实施中小企业“万千百十”培育成长计划。这个计划被视为重庆中小企业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标志。计划提出,从2018年起未来5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万户,“专精特新”企业1000户,“小巨人”企业100户,“隐形冠军”企业50户的目标。

 

      2020年10月,重庆出台《加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发展的通知》。该通知不但进一步提出,到2025年,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1600户,其中,“小巨人”150户、“隐形冠军”60户的新目标,还指出“专精特新”企业应成为发展新兴产业的新引擎、引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

 

      2021年6月,市经济信息委会同重庆银行签订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推出重庆首个专属信贷产品“专精特新信用贷”,对“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分别给予300万、500万、700万、1000万元授信。

 

      2022年2月,重庆市提出《重庆市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简称《行动计划》),并提出高水平建设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总院,推动有条件的区县建立研究分院。这将有利于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搬到“货架”、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同时,还要设立“专精特新”企业孵化基金,联动有条件的区县成立“子基金”,为“专精特新”企业酝酿良好发展生态。

 

      这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让“专精特新”企业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重庆首批“专精特新”企业,该公司成功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手术动力装置系列产品,助推手术动力装置实现了国产化。

 

      西山科技财务总监白雪表示,中小企业个头较小,贷款往往需要抵押物,因此时常遇到融资额度赶不上企业发展速度的困局。

 

      而“专精特新信用贷”的推出,让西山科技可享受无抵押信用贷款,公司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无抵押信用贷款,及时缓解了企业发展面临的资金压力。

 

      重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较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制造业基础雄厚,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供重要支撑。从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分布的行业领域来看,汽车、电子、装备等行业领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较高。

 

      汽车、电子、装备都是重庆的支柱产业,这充分说明‘专精特新’企业的分布情况,与重庆的产业结构高度契合。在一系列发展“组合拳”带动下,目前重庆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入库培育企业4300余家,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8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8家,国家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33家。

 

重庆“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呈现五大特点

 

      不仅仅是数量在中西部城市中领先,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还呈现出五个特点。

 

      1、主导产品市场竞争力强

 

      据了解,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市前列,“小巨人”企业市场占有率排名居全市首位的占比达77.12%。部分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占有率也名列前茅,如瑜欣平瑞公司的主打产品通机点火器产销量全球第一。

 

      2、专业化程度高

 

      “专精特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平均值超80%,“小巨人”企业超95%,聚焦主业特征明显。据了解,中昆新材料公司成立10年,进行的3次产品“革命”均围绕铝型材展开,最终让其坐上细分行业“头把交椅”。

 

      3、研发体系较完善

 

      “专精特新”企业自建或联建研发机构占比达70%,“小巨人”企业占比达100%;“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6.18%,高于规上工业企业4.57个百分点,研发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比重约23%。如上面提到的凯瑞动力,不仅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研发人员也超过总人数的50%;另一家企业金山科技连续多年将营业收入的20%以上用于研发,拳头产品“胶囊胃镜”年出货量5万颗以上,累计服务上百万人。

 

      4、补链强链效果好

 

      重庆市“小巨人”企业填补国内国际空白的企业占比72%,关键领域补短板的企业占比77.97%。如凯瑞动力研发的氢气循环泵,西山科技研发的手术动力装置,都是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

 

      5、管理水平高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通过管理体系认证的占比95%,实行全面质量、5S及以上等先进管理方式的占比77.8%,拥有自主品牌的占比68%;“小巨人”企业均达100%。

 

      市经济信息委中小企业处负责人表示,这五大特点证明,重庆“专精特新”企业正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能呈现这五大特点与近年来重庆制造业领域形成的优势产业集群效应,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并为企业发展“降本减负”密不可分,这些因素,一同营造了“专精特新”企业成长所需的生态。

 

      如何进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申报,点击下方“在线咨询”,预约专家上门为您一站式解答。

本文所列数据均通过合法手段由公开渠道信息加工整理而来,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涉及用户或企业隐私、数据错误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后的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 qzd@qizhidao.com  数据来源:各地区政府相关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