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11.7亿”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
重要解读
一、大力支持工业技改
围绕实施“换道领跑”战略,调整支出结构、优化支持方式,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和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安排资金8.12亿元,支持“机器换人”、技改示范项目、头雁企业重点技改项目、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一大批工业项目,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赛道”,塑造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
相关支持政策:
1、对“机器换人”示范项目,按照不超过整机购置实际投资的30%给予补助,最高500万元。
2、对技改示范项目(高端化改造、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的设备、软件投资不低于1000万元的,按照不超过实际投资的30%给予补助,最高1000万元。
3、对头雁企业实施的重点技改项目,单一项目按照不超过设备、软件实际投资的30%给予补助,最高2000万元。
4、对列入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名单的,在培育期内,以项目建成后补助方式,按照购置研发、中试等试验设备实际投资的30%给予补助,补助金额最高500万元;凡认定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以支持项目建设的方式,按照进行技术引进及购置科研仪器、设备和软件等实际投资的30%给予补助,补助金额最高500万元。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按照通过技术成果转化、委托研发和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获得实际收入的5%给予补助,最高500万元。对晋升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除继续享受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政策外,给予一次性奖励3000万元。
二、助推数智赋能产业发展
深化工业数字化转型,安排资金9850万元,支持95个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新模式示范项目,以及包含矿山、焦化、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在内的17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支持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数智赋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相关支持政策:
1、对经省认定的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特定领域、细分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给予一次性奖补500万元。其中,平台入选培育对象后,先给予补助总额的40%;平台通过验收,再给予补助总额的60%。
2、对经省认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新模式项目,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
三、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安排资金2055万元对2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设备软件投资予以补贴,支持其提升专业化能力和创新水平。积极发挥中小微企业应急周转资金池作用,对19个市县资金池给予奖励,调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积极性。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根据考核结果对50个省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给予奖励,引导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服务。
相关支持政策:
1、对省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按照省行业管理部门确定的业务考核标准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励。其中,一等奖各奖励50万元;二等奖各奖励30万元;三等奖各奖励10万元。
2、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有效期内,按照不超过设备、软件实际投资的30%给予补助,最高500万元。
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对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质量标杆、大数据产业发展、服务型制造等领域试点示范或称号的34家企业各奖励100万元,发挥优质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形成重点突出、导向明确的产业支持体系。
相关支持政策:
对获得国务院或工信部认定的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质量标杆、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发展、服务型制造、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等领域试点示范或称号的企业(项目、平台),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如何进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申报,点击下方“在线咨询”,预约专家上门为您一站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