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扶持政策,促进广东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来源: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22-03-29

摘要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广东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巩固工业经济增长势头,确保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重要解读

一、实施减税降费行动

 

       1、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对2022年度内购置的500万元以上设备,折旧年限为3年的一次性税前扣除,折旧年限为4年、5年、10年的可减半扣除,当年不足扣除形成的亏损,可按规定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2、将2021年四季度实施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政策,延续实施6个月;对广东省汽车生产企业继续实施充电设施奖补、车船税减免优惠政策。

 

       3、2022年“六税两费”适用主体,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扩展至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4、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降低企业负担;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在2022年度将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60%最高提至90%。

 

       5、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国有房屋,2022年减免6个月租金,其他地区减免3个月租金。

 

二、实施融资促进行动

 

       1、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支持力度,研究将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等相关指标作为财政资金存放的参考依据,推动大型国有银行优化经济资本分配,向制造业企业倾斜,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2、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续贷条件的工业企业按正常续贷业务办理,不得盲目惜贷、抽贷、断贷、压贷,保持资金合理流动性。

 

       3、落实煤电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金融政策,支持碳减排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具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的金融机构,加大对传统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等建设和使用海外仓的金融支持。继续发挥“政银保”合作平台作用,为海外仓建设提供风险保障。

 

       4、2022年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落实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推动实际贷款利率在前期大幅降低基础上继续下行,推动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三、实施保供稳价行动

 

       制定煤电油气等能源的保供预案,落实铁矿石、化肥等重要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保供稳价措施,拓展工业企业多元化资源供给渠道,建立统一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

 

四、实施投资提振行动

 

       1、健全招商引资制度,实施产业链“集群式”招商,引导基金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投资,培育和评选一批省特色产业园,为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产业提供高水平的发展平台。

 

       2、深入实施广东省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落实《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对符合条件的外资鼓励类项目实行快速比对确认。落实《关于印发广东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政策措施(修订版)》(粤府〔2018〕78号),对符合条件的年实际外资金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制造业新设项目、超过3000万美元的制造业增资项目,省财政按其当年实际外资金额不低于2%的比例予以奖励,最高奖励1亿元

 

       3、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省关键项目清单等管理,在项目资金、人才、土地、能耗、环境、电力等各类要素资源上给予支持。

 

       4、支持光伏、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鼓励发展分布式光伏,推进海上风电发展,带动太阳能电池、风电装备产业链投资,加大省级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力度,2022年推动85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

 

       5、加快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引导电信运营商加快5G建设进度,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推进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五、实施资源要素保障行动

 

       1、合理规划用地,对急需建设的重大工业项目,可按规定使用一定比例的国土空间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推行产业用地“标准地”和“带项目”供应制度,提高土地供应效率。鼓励采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等方式供应产业用地和标准厂房用地。支持不同产业用地类型按程序合理转换或混合使用,完善土地用途变更、整合、置换等政策。

 

       2、完善能耗双控有关政策,统筹用好能耗指标、排放容量,分解下达节能环保约束性指标时为战略性、基础性重点项目和质量效益好的项目预留合理空间,保障工业发展合理用能。

 

       3、建立重点工业企业用工调度保障、就业服务专员机制,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产业用工需求和职业技能培训有效衔接。加强用工供需对接,完善供需双方信息发布和对接机制,规范用工市场。

 

六、实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行动

 

       1、加快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研究出台新一轮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扶持政策。建立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预警机制,及时处置潜在风险,对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等风险提前制定应对预案。

 

       2、加快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创新发展,组织实施新一轮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对经有关部门核定的科学研究机构、技术开发机构等,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迭代应用,加大“首台套”“首批次”应用政策支持力度。

 

       3、大力推进集成电路、核心软件、新型显示设备研发和试点应用,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产业需求大、带动作用强的制造业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项目给予重点政策支持,拓展信创技术产品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应用。

 

七、实施消费带动行动

 

       1、鼓励各市通过发放消费券和依旧换新等形式开展消费促进主题活动,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智能终端等相关行业工业产品下乡。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推动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

 

       2、加大线上线下融合力度,扩大线上新型消费,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

 

       3、加快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保税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鼓励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为贸易新业态提供优质便捷跨境结算服务。加大外贸制造业企业支持力度,鼓励外贸企业与航运企业签订长期协议,组织中小微外贸企业与航运企业进行直客对接。

 

八、实施企业提质增效行动

 

       1、加大对“链主”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对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鼓励各市对经省级认定的优质企业给予资金奖励。更大力度推动“小升规”工作,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继续实施并优化“小升规”奖补政策。

 

       2、支持建设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组织实施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程,推动传统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培育新制造平台新业态。2022年推动10个行业、超5000家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推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

 

       3、鼓励企业建立健全覆盖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涵盖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共同质量标准管理体系,增强广东制造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稳定性与可靠性。

 

       如何进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申报,点击下方“在线咨询”,预约专家上门为您一站式解答。

涉及项目

本文所列数据均通过合法手段由公开渠道信息加工整理而来,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涉及用户或企业隐私、数据错误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后的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 qzd@qizhidao.com  数据来源:各地区政府相关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