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最高奖励300万,促进质量品牌升级

摘要
重要解读
一、优化供给扩大消费,促进产业发展质量和产品服务质量“双提升”
1、支持产学研测共建质量服务综合体,在国内外比较研究基础上,实施产业质量状况调查和竞争力评估,找准行业短板和质量通病,形成行业非竞争性共性质量问题解决方案并应用,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打造一批创新力强、附加值高、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对于为行业质量提升提供综合服务,有效增强产业整体质量水平和竞争力的项目,予以300万元资助。
2、支持企业瞄准先进标杆,实施质量攻关工程,加强质量设计、计量测试、试验验证、安全评价、质量认证等关键技术开发应用,突破制约产品性能、寿命、可靠性、环保性等提升的技术瓶颈。鼓励面向生产系统优化、产业链协同和用户为中心生态圈打造,重点支持产品生命周期运维、计量溯源、数字化质量管控、质量体系升级等活动,实现质量层次由“符合性”向“满意度”跃升。对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质量技术、管理、工作法创新项目,予以30万元资助。
3、支持企业开展绿色产品认证、绿色金融认证、碳足迹认证等绿色认证活动。支持企业获得车规芯片、机器人等新产品新领域高端权威认证,有效拓展国内外市场。对取得绿色认证等高端认证的企业,每项认证予以最高5万元资助。对通过“圳品”“深圳标准认证”的企业,按照相关政策予以扶持。
4、支持优势企业建立质量分级制度,实施产品统一标识、合规承诺、电子追溯、质量责任保险等制度。鼓励第三方机构开展产品和服务质量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体验式调查,有效引导激励消费。
二、释放质量基础设施效能,实现质量技术基础和公共服务能力“双增强”
1、支持高新区、产业园和产业集群配套检验检测服务平台,提升平台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水平。对经认定的国家、省、市级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质量标准实验室,深圳市制造强市扶持政策予以资助。
2、支持企业制定引领性技术标准,参与或主导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提高行业质量基线。支持企事业单位承担标准化专业机构工作,推动更多新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支持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国家计量科技基础、产业计量前沿技术研究开发和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工作,重点提升高新技术、食品安全、节能减排等领域计量检测能力,推行产业量值数据工程。对主导制定或参加国际建议、国家、省计量检定规程与技术规范制定,承担国际国内计量技术专业机构(TC、SC)工作,获评全国能源资源、工业计量等示范和标杆,以及新建市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组织,按项目予以最高80万元资助。支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企业实验室等围绕畅通“双循环”,积极参与认证认可国际互认合作,对获得A2LA、NVLAP、UKAS等知名国际认可的单位,予以最高30万元资助。
3、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建设“一站式”质量技术服务示范点,融通运用计量检测、标准验证、质量和可靠性管理、认证认可、品牌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与保护等技术和管理手段,为中小微企业和产业集群稳增长拓市场提供精准服务。对创新质量基础设施集成应用场景、服务模式,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项目,予以20万元资助。
三、培树质量品牌领航企业,推动卓越级质量和高价值品牌“双示范”
1、对首次获得中国质量奖、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的单位,分别予以300万元、100万元奖励。对首次获得广东省政府质量奖、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的单位,分别予以100万元、10万元奖励。对首次获得深圳市市长质量奖的单位,按等次分别予以200万元、100万元和50万元奖励。
2、对按照《卓越绩效准则》等先进质量体系经评价达到较高成熟度的单位,予以30万元资助。
3、鼓励和支持高新区、产业园、产业集群开展区域商标品牌建设,对获得国家级、省级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等荣誉称号的项目组织单位,分别予以一次性100万元、50万元奖励。
4、支持企业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创造特色自主品牌,突出技术、质量、服务、文化、体验等内涵特质,强化品牌运营,持续提高品牌价值含量。支持品牌企业参与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评价活动,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对依据品牌价值评价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开展评估,达到规定条件的,予以一次性50万元资助。
如何进行深圳市市长质量奖的申报,点击下方“在线咨询”,预约专家上门为您一站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