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小巨人”企业达326家,居湖北市区首位!

来源: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发布时间: 2022-04-20

摘要

近日,湖北省2022年省级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榜名单结束公示期,共1041家企业通过审核,截至目前光谷已经集聚了326家省级及以上梯度的“小巨人”企业,数量在湖北省内各市区中最多。

重要解读

      凭借让企业来了能活、能拔节生长的创业创新政策服务生态,光谷已经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特区。

      

国家级“小巨人”数量占武汉全市近5成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创新能力强,市场竞争优势突出的中小企业。在湖北省、武汉市,“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武汉东湖高新区。

      

      截至2022年4月,东湖高新区共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5家,占全市51%。占全省15%,其中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9家,占全市近70%,占全省近20%;省级前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176家,最新公示结束的第四批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2家,占武汉市近40%,占全省近13%。去除重合部分,光谷已经吸纳了326家省级及以上梯度的“小巨人”企业,占武汉全市数量的近5成。

      

      据了解,东湖高新区“小巨人”企业80%为民营企业,行业主要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医药、医疗器械制造和节能环保等领域

      

      “如果说,‘光芯屏端网’等万亿级产业链中的‘链长’企业,是龙头的话,那么这些‘小巨人’就是巨龙的身体和四肢,一起舞动,产业才能腾飞。”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介绍。

      

      光谷成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特区。据不完全统计,光谷光电子信息、生命大健康等产业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微创光电、四方光电、华康世纪、明德生物、科前生物等一批上市企业,都是从“小巨人”成长而来。

      

多重能量助“新兵”变“大咖”

      

      “小巨人”企业的发展过程,用一句话来形象描述,就是“新兵”变“大咖”。相关培育体系和配套政策,就是他们的成长能量来源。

      

      去年,东湖高新区出台《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政策从两方面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首先对首次入选财政部和工信部支持的重点“小巨人”、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其次,光谷打造优质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服务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对首次获得财政部、工信部支持的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获评或复核通过的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奖励。目前上述平台、基地数量全市第一。

      

      而在融资方面,企业服务局与区内税务、金融部门和银行机构联合为重点“小巨人”提供拓宽融资渠道、辅导上市、享受税收政策等服务。其中,政府引导基金为“小巨人”起到吸引创投资本、社会资本投资的作用。

      

      例如,在国有光谷金控引导基金的拉动下,2021年以来,已有爱博泰克、瀚海新酶、华引芯、两点十分、艾米森等多家专精特新企业获得单笔过亿元融资,其中爱博泰克12亿元融资还刷新了光谷生物企业的单笔融资纪录。

      

      东湖高新区正在深入推进链长制,打造产业集群,鼓励企业协作配套为抓手,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通过企业协作配套政策激励,每年带动1000多家企业协同发展。

 

      如何进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申报,点击下方“在线咨询”,预约专家上门为您一站式解答。

本文所列数据均通过合法手段由公开渠道信息加工整理而来,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涉及用户或企业隐私、数据错误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后的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 qzd@qizhidao.com  数据来源:各地区政府相关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