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区】“科技创新”如何实现质量新跨越?

来源: 深圳市坪山区科技创新局 发布时间: 2022-05-11

摘要

近日,坪山区发布《深圳市坪山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坪山区科技创新质量实现新跨越,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到17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65%。

重要解读

       在“十三五”期间,坪山区全力推进“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创新生态链建设任务,截止2020年坪山区,与创投机构合作设立子基金共10支,子基金总规模达46.22亿元;推动与16家银行,8家担保及保险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认定高层次人才586人,较2015年增长365.08%。市级以上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市级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共计101个(国家级6个、省级49个、市级46个)。坪山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1194.53亿元,占规上工业企业产值64.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326.59亿元,增长10.9%,其中,绿色低碳(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分别为561.58亿元、148.66亿元、299.09亿元。

 

      《深圳市坪山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一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坪山区科技创新质量要实现新跨越,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开放式创新创业生态基本形成,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初具规模。创新要素的密度和能级大幅提升,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7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大于6-6.5%。创新经济的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培育形成3-5个前沿创业赛道,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6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00家。创新生态的活力和凝聚力大幅提升,“全球研发、坪山转化”的创新格局基本形成。

 

      《规划》提出要高质量建设重大平台,围绕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重构,培育若干具有爆发式增长前景的新产业新业态,造就更多世界一流的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进一步增强港澳创新资源链接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持续开展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场景创新、教育创新、空间创新等系统性创新,努力实现引领性创新成果、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技术新产品转移转化和应用示范、创新型城区建设的重大突破。探索以高新区专项资金为推进剂,为坪山园区主导产业赋能,实现产业能级跃迁。

 

       在高水平打造区域战略科技力量方面,构建以新型研发机构为核心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支持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及机构,培育高活力科技领军企业群,建立坪山区重点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库,以坪山高新区为核心载体,建立瞪羚、独角兽企业发掘和培育机制。支持龙头企业开放数据、渠道、创新平台、专业设备等资源,打造产业平台生态圈。鼓励创新型中小企业拓展细分领域技术,激发“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培育一批中高端产业配套能力强、细分领域技术和市场领先、资源利用率和附加值高的“单项冠军”企业,不断延伸、拓展、细化产业链。支持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重大创新专项,并强化“9+2”战新产业集群与坪山区“3+X”主导产业领域科技创新引领能力。

 

       为此《规划》提出将实施六大创新行动:

 

       一是集聚创新资源,夯实创新基础能力,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孵化服务链,构建“股权投资-信贷-上市”科技金融服务链,探索建立坪山科技服务大市场。

 

       二是聚集全球创客,打造新移民双创中心,建设服务产业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实施科学家合伙人计划,引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三是创新场景驱动,提升应用创新水平,建立多方参与的场景设计机制,打造坪山高新场景创新试验区,建立未来场景研究院。

 

       四是深化机制改革,推进新经济制度试验,推进一批创新政策和改革试点,探索包容创新的审慎监管制度,建立政策调研、评估和调整机制,以及高新区建设体制机制改革。

 

       五是融入深港共振,构筑开放式创新格局,探索推进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坪山延伸区建设,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格局,全方位融入和布局全球创新网络。

 

       六是营造创新文化,提升科技文明水平,强化绿色科技发展,深入推进科技益民,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加强科学精神传播。

 

       《规划》还从加强组织领导、提升创新治理能力、完善科技资金保障、强化创新空间保障以及强化监督监测评估等5个方面提出保障实施措施,全力推动各项行动实施落地。

 

       如何进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点击下方“在线咨询”,预约专家上门为您一站式解答。

推荐项目

本文所列数据均通过合法手段由公开渠道信息加工整理而来,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涉及用户或企业隐私、数据错误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后的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 qzd@qizhidao.com  数据来源:各地区政府相关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