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河南省制造业头雁企业培育行动方案出炉!

来源: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22-05-13

摘要

近日,河南省发布《制造业头雁企业培育行动方案(2021—2025年)》,旨在培育一批创新水平高、质量效益优、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头雁企业,推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重要解读

      当前,产业竞争已经变成头部企业实力的比拼,大企业大集团成为一个地区参与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河南省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河南省的工业总量虽位居全国第五位,但与先进省份相比,大企业数量明显偏少,产业“星多月少”、领军企业不足,是制约河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大企业大集团是一个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当前主动融入“双循环”新格局的主导力量,河南省出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强企业梯队培育,实施“头雁”企业培育计划,做强龙头企业,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专精特新”企业,抓好“企业培育提升专项”实施,做大做强制造业龙头企业,发挥大企业在融通发展的带动作用和对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小微企业上规模,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近日,河南省发布《制造业头雁企业培育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下称《行动方案》),提出以构建“556”高能级制造业体系为重点,聚焦做强做优6大战略支柱产业链和培育壮大10大新兴产业链,加快资源整合,健全培育机制,推动传统优势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持续做优做强、战略性新兴企业在创新引领中实现跨越发展,形成一批引领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头雁企业,为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提供坚强支撑。《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力争在“556” 制造业体系每个重点领域认定3-5家头雁企业,形成十百千亿级优质企业雁阵,形成一批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现代化产业链,以头雁企业带动河南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政策支持  

 

一、河南省头雁企业培育库入库

 

      1、 支持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国内外知名高校,每年组织30名左右入库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开展培训,优先推荐入库企业家申报中原企业家领军人才。在河南省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设立专题活动,精准引进高端人才团队。

 

      2、降低企业要素成本。落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制度,重点保障入库企业发展用地需求,确保入库企业引进项目尽快落地。加强入库企业用电调度,积极推动制造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依法依规推动符合条件的天然气用户转供改直供,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

 

      3、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落实入库企业上市挂牌“绿色”通道制度,支持入库企业利用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进行融资,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银行与创投、担保等金融机构合作,创新投贷联动模式,支持各地政府对入库企业贴息贴费。

 

二、河南省头雁企业

 

      1、 支持企业改造升级。对头雁企业实施的重点技改项目,单一项目最高补助金额上限由1000 万元提高到 2000 万元,补助金额不超过技改项日投资总额的30%。将符合条件的“机器换人”示范项目纳入技术改造项目支持范围,给予不高于投资总额30%的补助。

 

      2、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超过10 亿元、20亿元、30亿元、4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头雁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 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400 万元奖励。

 

      3、支持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超过 50亿元、100 亿元、500 亿元、1000 亿元的传统优势产业头雁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200万元、1000 万元、2000万元奖励;期间,每上一个100亿元台阶,再一次性给予 100 万元奖励。

 

  培育目标  

 

      1、创新水平更高。头雁企业研发投入、每亿元主管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保持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建成一批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形成一批国家一流创新团队和人才队伍,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头雁企业创新引领力大幅提升。

 

      2、质量效益更优。头雁企业税收贡献度保持较高水平,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示范引领作用突出,创建一批国家级质量标杆企业、中国质量奖获奖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率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企业成长性更好。

 

      3、 带动能力更强。头雁企业规模能级显著提升,力争新增千亿级企业2-3家、百亿级企业20家左右、10亿级新兴企业100家以上,带动500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形成一批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现代化产业链,群链主导力显著提升。

 

  培育对象  

 

       围绕装备制造、食品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新材料5大优势产业,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纺5大传统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节能环保6大新兴产业和10个新兴产业链领域,择优选择一批企业进行重点培育。

 

  重点任务  

 

一、提升企业创新引领力

 

  1、培育创新龙头企业。做强创新主体,引导入库企业对标世界一流、国内领先创新型企业,加快晋档升级,推动具有一定基础的创新型龙头企业晋级为“独角兽”企业和成为行业创新领导者。鼓励入库企业申报国家工业强基项目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争创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2、发挥创新带动作用。引导入库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主导或参与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协同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国家重大创新专项,突破一批前沿引领技术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引领重大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带动提升创新链整体能效,成为打造中西部创新高地的主力军。

 

  3、强化转型升级示范。引导入库企业大力实施新技术改造工程,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转型升级赋能;加快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水平,创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示范标杆;延伸拓展新兴产业领域,实现换道提速跨越发展,引领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

 

二、提升企业市场主导力

 

  1、提升质量品牌。引导入库企业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工程,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增加优质供给,打造更多河南制造精品,争创各类质量品牌荣誉;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等制(修)订和推广应用,开展商标国际注册,创建世界级品牌。

 

  2、积极拓展市场。支持入库企业创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研发推广填补国内空白、替代国外进口的产品。鼓励企业开展线上线下营销,发展跨境贸易,创新营销模式。编制入库企业重点产品目录,加大目录内产品在重大工程、民生项目、政府采购中的使用力度,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力推销目录内产品,提高河南制造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3、提高管理水平。引导入库企业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合理调整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企业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引导企业提高精益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成本管控,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提升企业群链带动力

 

  1、塑造产业链竞争新优势。推动入库企业平台化发展,增强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掌控能力,成长为产业链生态主导型企业,增强产业链竞争力和稳定性。依托入库企业综合竞争优势,加快补链延链强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配套服务完善、分工合作高效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2、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引导入库企业打造开放式“双创”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创新资源、共享生产要素、提供资金人才支持等,形成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的融通发展格局。鼓励入库企业加大对省内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促进企业间配套协作发展,带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等。

 

  3、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支持入库企业延伸生产服务链条,加快生产模式向产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并重转变。支持企业“裂变”专业优势,发展科技服务、创意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依法支持符合条件的入库企业设立企业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提高大型制造设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能力。

 

四、提升企业成长支撑力

 

  1、强化招商引资。按照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依托入库企业开展以商招商,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重点引进一批产业链补短板项目,提高产业链完整度。支持企业引资与引智、引技相结合,开展集群式招商,形成产业发展集群效应。加大“独角兽”、隐形冠军企业引进力度,各地可“一企一策”给予支持。

 

  2、夯实项目支撑。将投资5亿元以上的先进制造业项目、1亿元以上的新兴产业项目、3000万元以上的新技改项目纳入项目库管理,需清洁生产审核的项目须通过清洁化改造验收后方可纳入。优先支持入库企业申报河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和国家各类专项资金。健全“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机制,着力解决土地、资金、环境容量等要素制约难题,加大项目推进实施力度,推动项目尽快竣工达产,形成新的增长点。

 

  3、鼓励整合提升。引导入库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走出去”参与全球资源整合配置,通过市场化增资扩股、兼并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做大做强。入库企业兼并重组省外产业链关键企业和项目的,鼓励各地按相关政策给予支持,对重大兼并重组项目可“一事一议”给予支持。

 

      如何进行河南省头雁企业项目的认定,点击下方“在线咨询”,预约专家上门为您一站式解答。

本文所列数据均通过合法手段由公开渠道信息加工整理而来,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涉及用户或企业隐私、数据错误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后的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 qzd@qizhidao.com  数据来源:各地区政府相关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