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国”智能制造能力成熟评估”分析报告!

来源: 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公共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 2022-05-24

摘要

截至2022年5月25日,自诊断企业覆盖31个行业大类,遍布全国33个省和自治区,327个城市,自诊断企业达到32016家。

重要解读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GB/T 39116-2020)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指导下于2021年5月正式发布实施的国家标准,标准归纳了从低到高5个阶段的智能制造发展等级,总结了影响智能制造能力提升的人员、资源、技术、制造等20个核心要素,提出了1套可量化的评估方法,为制造企业提升智能制造能力、主管部门了解产业发展现状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2年2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工作的通知》,组织各地制造企业依据《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GB/T 39116-2020),通过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公共服务平台(www.c3mep.cn)(以下简称:平台)开展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工作。

根据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25日,自诊断企业覆盖31个行业大类,遍布全国33个省和自治区,327个城市,自诊断企业达到32016家。

 

 

      从省份的分布来看,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是:江苏、山东、河南、宁夏、广东、湖南、安徽、湖北、福建。江苏省参与的企业数量达到惊人的14727家。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从城市分布来看,排名前三的是江苏的三个城市,分别是无锡、南通、苏州。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根据平台数据显示,目前有28846家企业完成登记评定,目前我国75.51%的企业处于一级及以下水平,达到二级、三级的制造企业分别占比为11.42%以及6.54%,四级及以上制造企业占比达6.53%。多数企业处于智能化转型初期。

 

 

      根据平台数据显示,全国平均等级水平为2.03,安徽省的等级水平平均达到2.73,为全国平均等级水平最高的省份。

 

 

      从以上数据,综合分析来看,江苏省在开展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工作的进展是瑶瑶领先全国其他省份的,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与制造业分布情况来看,广东、山东、浙江的评估情况是远远落后于江苏,因此,在智能制造评估上还有非常大提升空间。当前,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和制造业产业升级,并成为全球新一轮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

 

      2021年5月《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GB/T 39116-2020)和《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GB/T 39117-2020)两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各省市主管部门相继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基于智能制造国家标准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标准符合性评估。

 

      2021年12月八部门关于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的通知,指出,到2025 年,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良品率、能源资源利用率等显著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明显提升。因此,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势在必行。

 

      如何进行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CMMM)评估,点击下方“在线咨询”,预约专家上门为您一站式解答。

本文所列数据均通过合法手段由公开渠道信息加工整理而来,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涉及用户或企业隐私、数据错误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后的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 qzd@qizhidao.com  数据来源:各地区政府相关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