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均增长超七成!

摘要
重要解读
【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在汉加快建设】
5年来,湖北省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存储器、航天产业、网络安全与创新、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在汉加快建设,武汉市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承载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生物医药等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与北京、上海并列第一,新兴产业规模和能级持续提升,日益成为引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排名武汉市首位的“排头兵”东湖高新区,正在打造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
截至2021年底,东湖高新区“光芯屏端网”产业规模达6000亿元,加速向万亿级规模冲刺,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光电子产业竞争的主力军。
据介绍,2018—2021年,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由7553亿元增加至10964.3亿元,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武汉智能网联车路协同技术全国领先】
据介绍,湖北省将推动汽车尤其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做大做强,为加快打造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量15万辆,同比增长3.8倍。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企业21家,并已形成以武汉为核心,以“汉孝随襄十”汽车走廊为重点,宜昌、荆州、荆门、黄冈等地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
其中,武汉入选国家首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车路协同技术全国领先。
湖北省将做大做强做优汽车产业,加速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积极引进新能源整车企业及核心配套企业,支持东风、通用等骨干企业加快传统产线柔性化改造等。
同时,数字经济已成为湖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湖北省数字经济规模由1.2万亿元增至2.1万亿元,占GDP比重由33.8%升至42%。
以武汉为例,新型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工业互联网加快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顶级节点落户武汉,2021年标识注册量达到72.23亿个,日均解析量813万次;全国首个“星火·链网”超级节点在汉建成上线等;武汉获批中国软件名城、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在汉的格创东智公司智能平台入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实现零的突破。
【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均增长超七成】
近五年,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5370家增至14560家,年均增长28%。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从3505家增至14124家,年均增长75%。
而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策源动力,正加速驱动。在湖北省,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光谷科创大走廊和9个湖北实验室加快建设,先后建成7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其中信息光电子、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成功创建为国家级,两个中心都在武汉。
以东湖高新区为例,湖北东湖科学城建设全面启动,5大湖北实验室挂牌运营,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个国家创新中心获批,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成运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已形成覆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并涌现出一批重大技术成果:全球最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国内首个400G硅光模块、国内最大功率10万瓦光纤激光器、国内首套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国内首台新型显示喷印装备、全球首颗北斗高精度AI控制芯片、水稻转基因重组生产人血清白蛋白等。
如何进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申报,点击下方“在线咨询”,预约专家上门为您一站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