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最新“专精特新”企业补贴政策汇总!

摘要
重要解读
入选“专精特新”意味着什么?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信息称,目前国家已经培育了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培育的企业已有11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长期深耕细分领域,专业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平均研发经费占营收比重超过7%,平均拥有有效专利超过50项,是当之无愧的“隐形冠军”。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入选“专精特新”企业库,能够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管理提升、融资服务等方面获得支持。
河南省及各市“专精特新”企业补贴政策汇总
企业申报专精特新可以享受哪些好处?
(一)专精特新项目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含金量较高,企业发展后期对金融服务上有倾斜,此外在企业技改项目,培育项目资助申请上也会有政策倾斜。
(二)入培育库企业可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励项目,还可根据挂牌相关政策给予奖励,并且在人才培训、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品牌建设、管理提升、融资服务等方面,入库企业可获得优先服务。
(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不但享有政策优惠,更有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更是全国中小企业评定工作中的最高等级、最具权威的荣誉称号。
企业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
依据工信部发布的最新《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企业〔2022〕63号)规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需同时满足专、精、特、新、链、品六个方面指标。具体指标要求如下:
一、专业化指标
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长期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截至上年末,企业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达到3年以上,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不低于70%,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不低于5%。
二、精细化指标
重视并实施长期发展战略,公司治理规范、信誉良好、社会责任感强,生产技术、工艺及产品质量性能国内领先,注重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环节,至少1项核心业务采用信息系统支撑。取得相关管理体系认证,或产品通过发达国家和地区产品认证(国际标准协会行业认证)。截至上年末,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
三、特色化指标
技术和产品有自身独特优势,主导产品在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达到10%以上,且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拥有直接面向市场并具有竞争优势的自主品牌。
四、创新能力指标
满足一般性条件或创新直通条件。
(一)一般性条件。需同时满足以下三项:
1、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近2年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均不低于3%;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5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近2年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均不低于6%;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同时满足近2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实缴额)8000万元以上,且研发费用总额3000万元以上、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比重50%以上。
2、自建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设立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
3、拥有2项以上与主导产品相关的Ⅰ类知识产权,且实际应用并已产生经济效益。
(二)创新直通条件。满足以下一项即可:
1、近三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并在获奖单位中排名前三。
2、近三年进入“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50强企业组名单。
五、产业链配套指标
位于产业链关键环节,围绕重点产业链实现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应用,发挥“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等重要作用。
六、主导产品所属领域指标
主导产品原则上属于以下重点领域:从事细分产品市场属于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或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或属于网络强国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核心技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领域等产品。
如何进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申报,点击下方“在线咨询”,预约专家上门为您一站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