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奖励5000万!东莞工业经济稳增长政策发布啦

来源: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 2022-07-06

摘要

近日,东莞市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工业经济稳增长的若干措施》,提出到2023年底,市级、省级、国家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到600家、400家、1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最高奖励50万元,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最高奖励300万元,对省市技术改造专题项目,最高奖励5000万。

重要解读

       东莞市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工业经济稳增长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稳定中小微工业企业发展、稳定重点工业企业资源要素保障、推动企业扩能提质增效、支持优质企业加快发展、全面优化企业服务等五个方面提出22条政策措施。

 

一、稳定中小微工业企业发展

 

       保障中小微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稳定,减轻制造业小微企业租金成本负担,促进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稳定发展,支持中小微工业企业融入大型企业供应链体系。《若干措施》提出,要实施“促升规、稳在规”奖励政策,对2022年首次纳入规上工业企业库的企业给予奖励,最高10万元,对2021年首次纳入规上工业企业库并且在2022年实现产值(或销售收入)正增长的企业给予奖励,最高5万元,2022-2023年累计推动3000家小微工业企业实现上规模稳定发展。

 

二、稳定重点工业企业资源要素保障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障工业企业用地需求,保障工业企业用工稳定。全力做好国家、省“白名单”企业保障工作,建立市级“白名单”制度,围绕重点企业、重点行业持续发力,全力保障“白名单”企业生产所需用电、用能、用工、资金、原材料等要素保障。

 

三、推动企业扩能提质增效

 

       《若干政策》提出要加快重大项目引进投产,加快推进企业增资扩产,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支持企业数字化赋能,鼓励企业“来料转进料”,鼓励企业扩大产销规模。其中,鼓励已列入东莞市2022年重大建设项目计划(东府办〔2022〕6号)且2022年投资计划2亿元(含)以上的制造业项目加快建设投产对超额完成2022年投资计划130%及以上的,每个项目最高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每家企业累计额度最高300万元

 

       对2022年内投产的增资扩产企业给予厂房购置费补贴,在原有政策基础上扩大资助对象范围,实施奖励标准翻倍资助。对2022年入库的省市技术改造专题项目,投资额700万元以上的项目资助比例最高20%,单个项目资助金额最高5000万元;投资额500-700万元的项目,按最高10%进行资助。全面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建成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按照项目投入最高25%比例予以奖补。

 

       鼓励企业“来料转进料”,对推动经营模式由“来料加工”转为“进料加工”的工业企业,按其当年工业总产值(或销售收入)同比增量部分的1‰给予奖励,每个企业奖励额度最高100万元。2022年工业总产值(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亿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对其2022年工业总产值(或销售收入)同比增量部分给予奖励,每家企业奖励额度最高300万元

 

四、支持优质企业加快发展

 

       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倍增发展,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认定约500家倍增计划试点企业,在土地空间、环保指标、用电用水、人才供给、技术研发、金融支持等方面精准施策、重点培育,2年内推动100家新兴产业企业实现倍增发展。

 

       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出台“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建立1000家“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到2023年底,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达到600家、400家、100家。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次性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一次性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

 

       支持制造业企业成立销售公司,鼓励制造业企业对其产品进行专业化销售,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2022年制造业企业新成立销售公司且当年成为限上纳统企业,其2022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的,按销售额的1%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100万元

 

       支持工业企业拓市场稳订单,一般企业类项目市财政按企业2022年全年实缴保险费不高于50%的比例给予支持,每年每家企业累计额度最高100万元,省、市支持总额不超过企业的实缴保险费;小微企业类项目由省级资金按100%比例给予支持。支持企业参加境外重点展会,对参加省商务厅公布认定的“粤贸全球”等相关活动的企业,市财政按实缴展位费的20%予以支持,每家企业每个展览会支持额度最高2万元。对规上工业企业2022年举办新品发布会、宣传推介会、订货会等活动给予补助,按照实际投入的场租及会场搭建费用给予不高于50%支持,每家企业支持额度最高50万元

 

五、全面优化企业服务

 

       优化生态环境管理,加强重大工业项目全流程服务,深入企业精准帮扶,强化统筹协调落实。

 

       如何进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申报,点击下方“在线咨询”,预约专家上门为您一站式解答。

本文所列数据均通过合法手段由公开渠道信息加工整理而来,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涉及用户或企业隐私、数据错误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后的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 qzd@qizhidao.com  数据来源:各地区政府相关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