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到2025年,培育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超过100家!

摘要
重要解读
襄阳市发布《关于加强专利工作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的六大发展目标之一即,完善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引进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成襄阳市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建成知识产权服务业聚集区,培养一批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依据《意见》知识产权服务业相关奖励政策内容,相关奖励政策如下:
一是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湖北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襄阳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湖北省知识产权示范建设(试点)企业、襄阳市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获得知识产权贯标企业给予5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二是对各类市场主体培养或引进的取得专利代理师资格并在本地代理机构执业的,每通过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或引进一名专利代理师给予市场主体1万元的奖励。
三是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引导企业将知识产权申请、许可转让、质押融资、维权保护等业务集中托管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支持社会服务机构开展以专利宣传和转化为内容的路演、培训、沙龙等活动,经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主办的活动,给予承办单位活动成本50%,最高10万元补贴;对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举办的大赛评选出的优秀项目给予资金奖励,最高奖励10万。
近日,襄阳市发布《襄阳市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襄阳市基本形成高质量创新、高价值专利、高知识产权密集产业的知识产权新格局,知识产权领域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襄阳市建立1至2个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培育5个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园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达到2000人,其中备案专利代理师超过100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超过100家,襄阳市知识产权服务业营收总规模达5000万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突破8.5万件,有效地理标志数量达到90件。《行动计划》围绕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培育、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业、知识产权服务人才、知识产权服务业的监管等六大方面出台了14条支持襄阳市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政策,具体政策内容如下:
(一)知识产权服务培育行动
1、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与区域产业深度融合。聚焦襄阳市“135产业集群”,协调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对重点产业链进行专利导航分析,强化专利布局,形成一批自主可控的高价值专利(组合)。建立健全产业集群品牌培育机制,推动优质服务机构入驻园区。
2、深入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组织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专项行动,大力推进商标专利混合质押融资工作。积极推进与有关银行知识产权金融战略合作协议。
3、创新产学研知识产权工作模式。持续深化与高校等科研机构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依托“隆中实验室”等国家高水平实验室建设,打造知识产权集聚的核心承载区。推动产学研工作的协同创新,打通知识产权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创新价值最大化。
(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提升行动
1、加快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落户。加快襄阳市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推广“知慧桥”湖北专利运用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建立中国(襄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强化中国(襄阳)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中国(襄阳·汽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专利技术襄阳展示交易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维权援助、信息利用、技术转化等知识产权平台作用。
2、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完善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加强覆盖全面、服务规范智能高效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设立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完善襄阳市知识产权服务协会、襄阳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襄阳市发明协会、襄阳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
(三)知识产权服务业壮大行动
1、加快培育引进高端服务机构。引导、鼓励国内、省内影响力大、整体实力强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落户襄阳市,或在知识产权服务需求较为旺盛的县(市区)开设分支机构。鼓励襄阳市现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整合发展,紧密联系创新主体,探索围绕襄阳市支柱产业,打造具有产业特色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机构。
2、促进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做优做强。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做大做强,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从基础的传统代理业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提供综合、全面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构建区域性、分产业、特色明显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
(四)知识产权服务业人才行动
着力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人才的培养。鼓励市内高校设立知识产权专业或学科,促进高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与知识产权的深度结合。支持高校为企业提供对口知识产权服务人才培养。依托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襄阳市知识产权(文理学院)培训基地,分批次地开展对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及中介机构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知识产权服务人才的数量和水平。对新培养或引进具有专利代理师资格或知识产权专业职称中高级专业人才的企业和服务机构给予扶持和资助。
(五)知识产权服务业监管行动
1、加大服务行业监管。利用湖北省知识产权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管理系统,加强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监管,开展知识产权系统“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依法依规对严重失信行为实施惩戒。严格规范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行为,建立非正常专利申请代理、恶意商标注册代理、无资质代理等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适时公布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人员市场行为负面清单。
2、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促进行业规范自律经营,支持襄阳市知识产权服务协会建立知识产权诚信自律制度,完善行业服务规范和服务评价机制。支持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协会组织开展公益代理和维权援助,引导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开展自主维权。
3、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共治。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知识产权保护。强化行业自律,指导行业协会牵头成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组织企业共同遵循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范。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仲裁机构、公证机构建设,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能。
(六)知识产权发展环境优化行动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和文化氛围,完善统计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监测和信息发布机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质量统计监测和反馈机制,借助新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能。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等国际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增强襄阳市知识产权服务业机构的服务出口能力,提升海外企业与襄阳市知识产权服务业机构的合作意愿。
如何进行襄阳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的申报,点击下方“在线咨询”,预约专家上门为您一站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