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奖励100万!武隆区实施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行动!

来源: 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2-07-15

摘要

近日,武隆区发布《武隆区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力争全区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200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5家,纳入重点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对新获得认定的国家级“小巨人”、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20万元一次性奖励。

重要解读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四大优势的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激发创新、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的道路是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巩固壮大实体经济的战略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工作,特别强调要“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中央和市级先后出台《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重庆市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系列文件和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武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对培育工作的具体任务作出明确要求,旨在培育壮大一批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高、产业支撑作用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引领带动全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近日,武隆区发布《武隆区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了到2025年武隆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

 

      在工作目标上,《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区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200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5家,纳入重点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重点培育上市企业1家,着力实施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下统称“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发展的培育模式。

 

      在重点任务方面,《行动计划》围绕把握工作方向、夯实科技支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优化公共服务、加大财税扶持等六个方面出台了32条具体措施。具体措施内容如下:

 

  把握工作方向,聚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  

 

      引导中小微企业实施精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在生产中执行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积极推进企业两化融合、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全力助推企业申请相关管理体系认证。引导中小微企业利用特色资源,弘扬传统技艺和地域文化,采用独特工艺、技术、配方或原料,研制生产具有地方或企业特色的产品,取得相关特色称号。引导扶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按照“有专职人员、有固定场所、有专项经费、有专门设备、有开发项目”五有标准建立研发机构,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开发新产品,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指导扶持企业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等自主知识产权,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紧扣认定标准、聚焦重点企业,建立 “专精特新”企业动态培育库。

 

 加大财税扶持,增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动力 

 

      对新获得认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2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专精特新”企业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绿色工厂的,给予重点资金支持。对“专精特新”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数字化管理、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典型模式和应用场景的,给予资金补助。

 

      对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孵化的创新型企业,根据企业经营发展情况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用于支持企业研发投入。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科技企业孵化器免征增值税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对“专精特新”企业在股权交易中心、境内外主要证券交易场所挂牌、上市的,按《武隆区拟上市重点培育企业财政奖补办法》给予奖励。对“专精特新”企业用工、用厂房、用地、用能、融资贷款、配套等实际困难和需求,区级政府部门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专项扶持。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增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后劲  

 

      加大政府产业基金对“专精特新”企业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机构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用好“渝企金服”平台中的“专精特新”企业银企对接通道,引导融资服务机构做好需求对接、培训路演等线下服务活动。

 

      鼓励银行业创新“央行再贷款+”“央行再贴现+”专属产品,将央行低成本资金直达“专精特新”企业,引导商业银行为“专精特新”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结合商业价值信用贷款体系,开发“专精特新贷”系列产品。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备案达到一定额度的“专精特新”企业,适当上调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和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授信额度。

 

      加大“专精特新”企业中长期融资支持力度,落实“白名单”制度,鼓励金融机构为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提供金融支持,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债券融资项目储备和推荐辅导机制。鼓励政策性担保机构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开发专属信用担保类产品,适当降低担保费用。用好重庆股份转让中心“专精特新板”服务功能,引导“专精特新”企业完善公司治理、规范运营管理,实现股改挂牌融资。用好市级“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服务平台,动态遴选2家“专精特新”企业纳入拟上市企业储备库,并开展“一对一”上市辅导服务,落实各项奖补政策。

 

  夯实科技支撑,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持续创新  

 

      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大力培育区级、市级和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聚焦清洁能源、绿色建材、新能源汽车、旅游装备及消费品等重点产业,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开展产业技术攻关,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关键技术需求,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重点培育数字化车间2个、智能工厂1个、绿色工厂2个。对接川渝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促进武隆区企业与平台研发机构、检验检测机构等开展交流对接、资源共享,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促进标准化建设,提升高价值专利创造能力,导入先进品牌培育管理体系,促进“老字号”品牌传承创新。

 

  优化公共服务,解决“专精特新”企业困难问题  

 

      落实“专精特新”企业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应用政策。在技术创新、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知识产权、市场开拓、合规化建设等方面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精准高效服务。鼓励“专精特新”企业申报重庆市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加强自主研发成果知识产权保护,指导“专精特新”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开展发明专利布局。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法律援助、专业咨询等服务,组织各类平台、机构、专家为“专精特新”企业上门问诊,开展专属服务和定制服务。建立“专精特新”企业服务联系机制,按照“一企一策一人”配备服务专员,为企业解决用地、用工、用能、配套等实际困难,建立“专精特新”企业用工统筹招聘机制,开展好“直播带岗”等活动。

 

      组织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开展中小企业跨境合作服务,帮助“专精特新”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搭建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平台,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发挥引领支撑作用,开放市场、创新、资金、数据等要素资源,促进“专精特新”企业融入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组织开展大中小企业供需对接活动,促进大型企业扩大向“专精特新”企业采购规模。

 

      如何进行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申报,点击下方“在线咨询”,预约专家上门为您一站式解答。

推荐项目

本文所列数据均通过合法手段由公开渠道信息加工整理而来,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涉及用户或企业隐私、数据错误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后的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 qzd@qizhidao.com  数据来源:各地区政府相关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