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央企经济运行情况“亮点”多!

摘要
重要解读
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好于预期。1—6月,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2万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利润总额1.4万亿元,同比增长7.1%。实现净利润1.1万亿元,同比增长6.1%。累计上交税费1.5万亿元,同比增长14.4%。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万亿元,同比增长6.7%。
上半年,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基本完成。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举措完成率超过95%。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取得积极进展,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落地,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上半年,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取得重要突破。神舟13号、神舟14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国家电投、国和1号示范电站1号机组完成首台主泵安装,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高标准起步,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上半年,中央企业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加快推进央地合作,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有序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全力服务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发挥了骨干中坚作用。全力做好能源电力保供,努力实现稳产稳供稳价,加大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力度,积极投身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稳供应、保民生、促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成绩单有哪些主要的特点和亮点?
第一,效益增长好于预期。中央企业一季度经济效益实现了较快的增长,但是和全国的经济走势一样,受乌克兰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4月份出现了负增长,5月份回稳。特别是5月下旬,全国疫情形势趋于稳定,国务院一揽子助企纾困政策落地铺开,中央企业全力推进复工达产满产扩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产能缺口和效益损失抢回来。6月份,中央企业实现了利润总额3666亿元,同比增长18.2%,迅速扭转了月度效益同比下滑的态势。刚才也讲了,1—6月,中央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了12%,利润总额增长了7.1%,净利润增长了6.1%。有43家企业营业收入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有56家企业净利润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应该说,效益的增长确实也是超过了的预期。
第二,运行的质量持续改善。上半年,中央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是3786亿,同比增长了19.7%。今年以来,研发经费投入一直是保持两位数增长,研发经费的投入强度同比提高了0.12个百分点,年化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上半年人均76.4万元,同比增长了11.2%。营业收入利润率是7.4%,总体保持在较高的水平。6月末,中央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是65%,债务风险是可控在控。
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回升。刚才也讲到了,中央企业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是1.2万亿元,同比增长了6.7%,增速是比一季度加快了1.6个百分点。特别是6月当月,中央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是3324亿元,是今年以来当月最大规模,同比增长了14.1%。有一批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也在努力形成实物工作量。像上半年国家电网的白鹤滩到江苏的特高压工程竣工投产,中石化第三代国产芳烃成套装备建成投产,中核集团三门工程正式开工,中国化学工程泉州年产60万吨的环氧丙烷项目正式启动建设。石油石化、电网、通信等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都超过了10%。
第四,社会贡献稳中有增。上半年,中央企业累计上交税费1.5万亿,同比增长14.4%。今年以来,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其中有33家中央企业上交税费增速超过20%。上半年,中央企业全力以赴保能源电力供应,努力实现稳产稳供稳价,目前发电机组应发尽发,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电煤的中长期合同履约率超过了96%,向下游企业让利超过了600亿元。截止到6月末,中央企业累计减租104.4亿元,惠及16万租户,已经超过了2020年全年的减租规模。
第五,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加快提升。今年5月,国资委印发了实施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的工作方案,中国移动、中国海油等企业成功回归A股,央企控股境内的上市公司的户数是占到整个上市公司的7.2%,贡献了全市场的37.1%的营业收入、31%的净利润、23.3%的现金分红,应该说央企的上市公司为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国资委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有哪些进展?
扎实推进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前期主要做了这么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典范引领创建一流。2018年以来,国资委选了像航天科技、中国宝武等11家中央企业开展了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示范企业的工作,同时聚焦战略运行、运营、财务、科技、信息化等八个重点管理领域,在国有重点企业部署开展了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的行动,通过这个行动,找差距、补短板、树标杆,有效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二是找准定位对标一流。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科学精准、客观量化的评价准则,形成体现创新力等四个一级指标,以及研发投入强度等13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为企业找准定位、对标先进、创建一流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是系统推进建设一流。结合前期研究和实践的成果,会同发改委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意见。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总的目标,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牵引性的重大战略任务。将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分类推进世界一流企业的创建工作。将指导推动优势企业率先实现全面建成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不断巩固领先优势,基础较好的企业加快向世界一流迈进步伐,扎实开展创建工作。其他企业也要主动对标一流,加快提升,努力争先创优。
第二,加快解决制约世界一流企业创建的短板弱项。要进一步强化原创技术供给,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夯实产业基础,培育未来支柱型产业,打造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要深入推进品牌强企战略,努力打造一批走向世界、享誉全球的国际知名品牌,提升全球产业发展的话语权。
第三,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世界一流创建。将把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创建世界一流的主攻方向,集中精力做强做优主业,加快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企战略,培养更多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第四,统筹“四个行动”拓展创建工作成果。深入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创建的示范行动,挖掘样板典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巩固深化对标世界一流管理的提升行动,以更大力度和更实的举措,推动既定方案和工作清单的落地,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再一个,要高标准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加快实现从数量型、规模型向质量型、效益型的转变,从注重短期绩效向注重长期价值转变。还要组织实施中央企业品牌提升行动,创建一批管理科学、贡献突出、价值领先的卓越品牌。
总的来说,创建世界一流也不仅仅是你的规模和效益,一方面要在规模效益上面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另外还要在细分行业专精特新的领域,不见得规模就是很大,但是它也是世界一流,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要做好。通过创建世界一流,更好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
如何进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申报,点击下方“在线咨询”,预约专家上门为您一站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