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加大梯度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

来源: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2-07-27

摘要

武汉要在高端制造领域寻求突破,除了要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还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集中精力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着力突破高端制造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湖北提出,梯度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产业链领航企业。

重要解读

        2017年至今年4月底,湖北省共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57家,而武汉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71家,占据全省三分之一强,同时,从发布的湖北省第四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来看,全省共1041家企业入围,武汉新增416家,贡献近四成。同时,市级专精特新培育企业1307家,为湖北省建设制造强国高地,提供源源不断的精锐力量。

        

  显韧劲  

        

49家国家级“小巨人”九成深耕10年以上

        

        作为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曾6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攻克了时空大数据高效处理和智能服务关键技术,支撑了探月工程三期、全球测图等重大工程项目。这家企业已深耕行业23年。

        

        武汉绿色网络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创造了国内首个基于X86的万兆串接部署案例、国内最早的IPV6大规模部署案例及迄今为止通用服务器串行部署于运营商核心机房的全球最大单一部署案例。

        

        从打造网络安全的底层平台,到提供云网融合的关键一环,这家企业始终行驶在高技术壁垒的细分赛道,一跑就是19年。

        

        武汉菱电汽车电控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专精的发动机管理系统(EMS),是汽车电子领域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

        

        此前却由国外巨头掌控,菱电电控甘愿坐十多年“冷板凳”,终于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EMS系统,凭此绝技实现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的国产化。

        

        据工信部公布的前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武汉有49家企业入选,其中,九成以上深耕细分领域长达10年以上。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如何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挑战逼人,唯有鼓足韧劲。事实证明,这些深植产业土壤的企业能经风雨。

        

        绿色网络仍在发展壮大,其光谷软件园的办公地,从租用半层楼,到一层楼到三层楼,到如今已达5100平方米。菱电电控今年第一季度营收已超1个亿,在轻型商用车市场中占比已近六成。

        

  铆冲劲  

        

锚定培育26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标不松劲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将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3个层次优质中小企业梯队。”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负责人介绍,按照设定目标,到2023年,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0家。

        

        当下,面临培育26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目标,武汉铆足冲劲,全力以赴冲击“国家队”。

        

        6月15日晚,工信部网上发文组织开展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当夜,相关企业逐一得到申报通知,并多次接受申报前辅导。

        

        6月底7月初,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专班人员为竞逐国家级“小巨人”的企业倾心服务,多家企业反馈申报遇到一些问题,市区连夜“问诊”,在12小时内找到相关部门逐一解锁卡点。

        

        多家企业负责人反馈,服务专员能高效预审材料,有时很晚在线咨询细节,都能收到专班人员们的秒回。

        

        收到申报国家级“小巨人”信息后,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成立工作专班,每日分析研判共性、个性问题,争取打通企业申报梗阻不过夜。

        

        此前武汉已建立超千家企业的专精特新培育库,筛选出一批冲刺国家级“小巨人”的“种子选手”,争取更多企业进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序列。

        

  蓄后劲  

        

“一库一检一案”精心孵育“专精特新”雁阵集群

        

        刚获批省级第四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中金数据(武汉)超算技术有限公司,正与武汉企业紧密合作,为包括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数据平台等业务提供数据服务。

        

        武汉新增41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掌握数字经济绝活的不少,且分布更均衡,如位于江汉区的武汉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东湖高新区的光谷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洪山区的武汉兴和云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涉领域包括大数据、物联网及云计算等。

        

        可以看出,一方面,武汉着力为965产业中的新兴产业蓄后劲,另一方面,武汉也在大力补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队伍。

        

        近年来,武汉市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已形成1307家市级专精特新培育企业,87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格局。

        

        “成为‘专精特新’企业后,会有更多专项支持政策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做精,更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加快产业链的提升。”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负责人介绍,武汉已建立专精特新培育库,目前动态在库的企业已达1307家,采用专精特新智能检测小工具寻找差距与短板,根据企业行业特点、生命周期制定对应精准培育方案,通过“一库一检一案”方式,从中筛选出一批冲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种子选手”。

        

        今年以来,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等服务部门带着政策、数字化赋能、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等服务专家进企业,为这些种子选手的创新能力、经济效益专业化程度、经营管理进行诊断分析,并给出相应指导建议。

        

        各区都在围绕着年初出炉的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今年要培育“专精特新”后备企业500家这一目标及更远期目标,而积极“盘家底”、作动员、强服务。

        

 

        如何进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申报,点击下方“在线咨询”,预约专家上门为您一站式解答。

本文所列数据均通过合法手段由公开渠道信息加工整理而来,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涉及用户或企业隐私、数据错误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后的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 qzd@qizhidao.com  数据来源:各地区政府相关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