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精特新到隐形冠军,任重道远
专精特新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那么对于成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后的进一步发展目标之一——隐形冠军,你够了解吗?
根据西蒙教授的研究,目前全球的隐形冠军大约3000家左右,其中德语区占到55%,中国100家左右,中国的制造业单项冠军有800多家,还不包括其他行业,为什么中国的隐形冠军企业只有100家左右呢?
西蒙教授对筛选隐形冠军的标准还是比较严格的,不会轻易降低标准。除了市场份额要在全球领先以外,还要看你的专业深度和核心竞争力。
比如,中国有个指甲钳的企业,全球份额第一,但是依靠的是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就是中国的综合成本,并没有形成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所以当中国的成本增加以后,这一市场就被东南亚其他国家抢走了,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环保成本,形成了压倒性的比较优势。许多企业在这些产品上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市场份额,但是这是没有竞争优势的。从过去时间竞争优势重要性变化的趋势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
在全球的大部分国家里,出口额与大企业是正相关的,只有中国和德国例外。这两个国家的出口主要是中小企业在支撑。中国和德国大约70%的出口额来自于中小企业。刘鹤副总理曾经讲过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90%以上的市场主体数量,这就是五六七八九。我国的中小企业成长为全球隐形冠军是有基础的,这个基础主要是专精特新企业。
首先我国已经具备了雄厚的制造基础,这个就不多讲了。
第二点,我国庞大的市场和国内的充分竞争,这个非常关键,是国内的企业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基础,没有挑剔的国内客户和国内的激烈的充分竞争,是不可能打磨出全球竞争力的。根据迈克波特的研究,本地挑剔的客户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但是,我国的许多产业恰恰相反,南方的许多企业都是出口型企业,根本就不做国内市场。由于疫情对国外制造业的巨大影响,这一类企业订单暴涨,钱赚得很舒服。我们怎么看待这一现象呢?
从许多老板们的观点来看,大部分都认识到这两年的订单暴涨是暂时的,随着国外制造业的复苏,订单会大幅度下降,所以将来必须要开拓国内市场。从国际市场回到国内市场,面对国内的客户和同行的竞争,怎么来应对?我感觉这些老板们并没有做好准备。与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相比较,从国际市场回归到国内市场,面临的挑战是不同的,这个问题值得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第三点是正在发力的职业教育,关于教育问题,有孩子的人都很清楚,都知道我国对最近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我们都知道德国的双轨制职业教育,这是一种独特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系统,是德国隐形冠军发展的重要优势。职业教育的改革非常复杂,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更是与产业相结合的系统性问题。就算我们把大量的孩子送入了职业学校,这些孩子将来的出路在哪里?肯定大部分还是中小企业,目前中小企业制造业普遍存在招工难的巨大压力,年轻的打工者不愿意进工厂,职业院校毕业的孩子又怎么愿意进工厂呢?
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去当快递员。快递员与工厂的工人相比,快递员风里来雨里去并且要加班加点还会被投诉,工厂的工人会面临着工作强度大、有污染和工伤等问题,其实这二者的工作的强度是类似的。
从工作关系来讲,这二者大部分都是计件制,这是一种典型的工业革命刚开始的劳动关系,都是一种让劳动者没有任何归属感和忠诚度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快递员的优势是更自由并且目前看起来收入更高一些,所以在劳动力竞争之中,快递员更占优势。
从波特的钻石模型中,我们看到最上面的战略与结构,这一点其实说的是产业集群中每家企业的个体特征,企业家如何提升战略和管理水平,通过精益化的管理和数字化转型,构建新型的管理模式,建立起良好的企业文化,提升员工的忠诚度,才能够与职业教育充分融合。
第四点是分散的产业布局,全球大部分的创新资源都是布局在核心城市,中国也是如此。德国的优势就是分散化的布局,德国随处可见世界级的企业。
我全国已经形成了很多产业集群,尤其是长三角和大湾区,部分的产业基础和人才已经从大城市转移到这些地区。但是很不充分,即使在华东这样的地区,物质生活与高铁网已经相对发达,三四线城市的人才还是很匮乏,更不用说中西部地区了。
还有创新能力,一个国家的产业从资源型开始到投资型,必然要走到创新型,目前我国已经基本上也已经过了资源型阶段,投资也快过了,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越来难了。现阶段依靠的是创新,在前天的两会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到,今年对创新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了。
对中小企业来讲,每个老板都知道创新的重要性,但是普遍反映难度太大,主要集中在研发人才的问题上。
这些中小企业普遍净利润也就是5-10个点,大部分都不愿意冒险在研发投入资金,还是希望与外部机构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还有国际化人才的问题,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们培养了很多国际化的人才,但是在中小企业里还是缺乏具有国际化视野以及国际化业务开拓能力的人才。高端管理人员空降到民营企业的存活率最高不过1%,我观察到的是0%。
这些问题都是专精特新企业家们需要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去解决的。长远来看,在全球隐形冠军领域能与德国在全球舞台上较量的只有中国,但是从专精特新到隐形冠军,任重而道远。
如果您的企业想申报专精特新企业,欢迎识别下方企业微信二维码,添加“火火”企微好友,获取更加详细的辅导。↓↓↓
- 单玉
高级政策咨询师
熟悉科技、发改、人社等委办局的补贴申报和资质认定,帮助企业制定3-5年的补贴申领规划方案。擅长方向- 企业领补贴规划
- 企业荣誉认定
- 企业资质认定
- 政策奖励申请
- 向专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