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有哪些难点?
虽然面向专精特新企业开展金融服务政策明确、赛道清晰、潜力巨大,但在结构与操作层面仍存在一些难点,影响金融支持的动能与效能。本文分析了金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难点。
(一)企业发展具有不确定性
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多、竞争压力大。随着更多中小企业涌入赛道,单个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大。一是入库率可能降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入库培育企业必然优中选优,能够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占少数。二是淘汰率可能上升。“十四五”期间将在现有专精特新企业基础上形成“百十万千”新企业群体,带动孵化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十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一千家左右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与此同时,不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也存在被淘汰的可能,从而给投资造成风险。
(二)财务与内控制度尚待完善
从企业层面看,多数专精特新企业成立时间短,规模较小,综合实力相对薄弱,尤其在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可能需要完善。从银行层面看,由于很多专精特新企业信息透明度不高,缺乏长期经营记录,资产流动性不强,导致银行难以真正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与财务状况。
(三)缺乏有效担保手段
信用担保方面,专精特新企业属于中小企业,企业规模小、成立时间短,信用担保能力需要长期积累。当前,企业工商税收状况评级及企业资信评级尚未大范围纳入信用担保机制中,难以作为银行的信用贷款担保条件。抵押物担保方面,专精特新企业往往有效抵押物总量较小、土地厂房等固定资产较少,且多以流动资产为主。知识产权担保方面,我国知识产权评估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此外,大量的技术由于涉及商业机密,难以向投资者和债权人全盘介绍,因此投资者及债权人较难评估专精特新企业知识产权资产的实际价值。
(四)投资判断专业要求高
以静态视角来看,专精特新企业所在行业大多为高新技术领域,投资者往往需要先期了解所评估技术领域的较多知识,否则难以判断企业真实的技术竞争力与投资价值,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风险。以动态视角来看,当前技术迭代迅速,不同细分赛道发展趋势各异,战略方向选择至关重要。如果投资者对未来技术路线发展趋势的判断有误,则很可能带来投资的“沉没成本”。
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问题,欢迎识别下方企业微信二维码,添加“火火”企微好友,获取更加详细的申报辅导。↓↓↓
- 单玉
高级政策咨询师
熟悉科技、发改、人社等委办局的补贴申报和资质认定,帮助企业制定3-5年的补贴申领规划方案。擅长方向- 企业领补贴规划
- 企业荣誉认定
- 企业资质认定
- 政策奖励申请
- 向专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