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补贴

两化融合是什么意思?企业如何开展两化融合?

来源:
企知道
发布时间:2022-07-08

近年来,两化融合的概念火热空前,它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利武器。然而,两化融合是什么意思?企业如何开展两化融合?许多企业对此都十分困惑。今天小编想给大家详细介绍下“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是指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两化融合有助于企业推进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充分挖掘资源配置潜力,不断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创新发展、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

两化融合主要在技术、产品、业务和产业四个方面进行整合,也就是说,工业化和信息化两个产业的整合包括技术整合、产品整合、业务整合和产业衍生四个方面。

技术融合是指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集成,它产生新技术,促进技术创新。例如,汽车制造技术和电子技术相结合产生的汽车电子技术,以及工业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相结合产生的工业控制技术。

产品整合是指将电子信息技术或产品渗透到产品中,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例如,普通机床和数控系统成为数控机床,传统家电采用智能技术后成为智能家电,普通飞机型号加入控制芯片后成为遥控飞机,随着信息技术含量的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大增加。

业务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研发和企业的设计、制造、经营管理、营销等方面,促进企业的业务创新和管理升级。例如,计算机管理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手工分类账,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网络营销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受众大幅增加,营销成本大幅降低。

产业衍生是指可以由两个产业融合而生的新产业,形成一些新的商业形式,如工业电子、工业软件和工业信息服务。工业电子包括机械电子、汽车电子,船舶电子、航空电子等。工业软件包括工业设计软件和工业控制软件。

信息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不再相互独立,也不再是单方面驱动和促进关系。相反,它们在技术、产品、管理等方面相互交融,密不可分,催生了工业电子、工业软件、工业信息服务等新产业。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两化融合是什么意思

企业如何开展两化融合?

首先,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的关键在于开展两化融合贯标认证。两化融合贯标指的是贯彻《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等一系列标准,充分发挥企业“战略-优势-能力” 主线,助推企业在未来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一般来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以后,是覆盖到企业的方方面面的,它的建立不仅能帮助企业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所提出的需求,还能为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适用于所有工业企业,不分领域,不分行业,不分规模,而且两化融合并不要求企业一下子采购多么先进的系统和设备,通过识别企业新型能力方向,哪怕是简单的ERP、PLM/PDM、MES软件系统,真正运转起来后也能起到提效作用。

企业实施两化融合贯标的核心目标就是让企业的人和事“可控”,让每一个岗位,每一项工作,每一个流程,每一台设备都做到标准、规范、可视。这样才能提高企业核心层的决策能力和组织效率,最高效地贯彻发展战略。

很多企业在推行两化融合建设时,往往会遇到障碍,比如企业核心团队的观念不统一,一般是老板、财务想上系统,但业务负责人不想上,担心改变业务团队过往工作方式,影响短期业绩,担心信息化建设会厘清业务的模糊地带,影响自己的灰色收入。再比如,传统企业里,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并不多,就算有,他们也未必有足够大的话语权。

那如何能够贯彻好老板的意志,自上而下推行一套管理体系呢?小编建议企业,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在这里推荐“企知道平台”,上面汇集各个行业领域资深的两化融合贯标咨询专家,累计服务400多家企业完成贯标认证。

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方法论的导入,咨询专家帮助企业建立起从战略蓝图到战略落地的一套机制;

第二,专家现场指导,系统培训,就企业是否上系统问题,可结合能力等级要求与企业内部及外审机构沟通达成统一意见,再协助企业管理层自上而下地进行讲解、传播、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让所有员工都参与进来;

最后,帮助企业建立系统性的职责和资源管理机制,监控、考核、纠正和改进机制等。

以上内容不知是否完全解答了关于“两化融合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如果对于两化融合您还有更多疑问,欢迎识别下方企业微信二维码,添加“火火”企微好友详细咨询。

  • icon
  • 单玉

    高级政策咨询师

    熟悉科技、发改、人社等委办局的补贴申报和资质认定,帮助企业制定3-5年的补贴申领规划方案。
    擅长方向
    • 企业领补贴规划
    • 企业荣誉认定
    • 企业资质认定
    • 政策奖励申请
  • 向专家提问
免责声明:信息来源于网络由企知道综合整理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联企知道平台。如涉及版权、名誉权等纠纷,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 qzd@qizhidao.com。